3月21日,四川省体系化农业科技创新与育种攻关成果推介会举行,进一步突出创新“第一动力”,以更优的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努力实现更高效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聚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力量。
会议发布“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重大科技成果和“天府粮仓”数字农业川渝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会上,山地数智农业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标志着实验室建设全面启航,将为成渝地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而7项“校(院所)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则展现了育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为新品种大面积生产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种支撑。
大会期间,院士专家作了精彩报告。参会人员现场观摩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和重大品种重大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举行工作交流会和项目启动会。
据了解,在体系化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四川省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培育了一支2000余人的育种研发攻关队伍,专项累计育成农畜水产新品种2703个,农作物新品种在省内外累计推广超过28亿亩,畜禽种源供给累计超过2000万头(只),水产苗种供给累计超过6亿尾,油菜总产稳居全国第一。“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又相继培育出创西南高海拨区玉米单产纪录的“成单372”、我国首个优质黑色肉兔品种“天府黑兔”等突破性新优品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创制出可直接应用于农畜育种的优异新材料5000余份,通过部、省审(认)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1000余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水产蚕新品种(配套系)10个,“川优6203”“川乡黑猪”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成单716”“川油81”等27个品种入选四川省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
下一步,四川省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发挥体系化、有组织科技攻关优势,加快产出更多农畜突破性新品种等标志性成果,加速先进适用成果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科技力量。(文/图 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