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科 技 动 态
防灾减灾专刊第22期
2025年第10期(总第948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5年4月9日
专家建议
关于我省春梢期柑橘木虱科学防控的技术对策
摘要:柑橘黄龙病是柑橘产业的“第一杀手”,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唯一的自然传播媒介。2024年7月以来,柑橘木虱相继在成都、眉山、资阳等市发生为害,在省农业农村厅统一领导下,各地相继开展“六统一”综合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由于柑橘木虱发生点多面广,今年我省柑橘木虱爆发风险极大。春梢期是柑橘木虱越冬后的第一个发生为害高峰期,做好春梢期科学防控十分重要。
一、柑橘木虱发生为害特点
柑橘木虱属半翅目木虱科昆虫,其发生为害呈现四个特点:第一是分布广。柑橘木虱在我国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南、云南、贵州和四川等柑橘产区均有分布。截至2024年12月,我省柑橘木虱为害程度分为3类地区:严重分布区包括攀枝花、凉山、宜宾、泸州、眉山和资阳;次分布区包括乐山、自贡、内江、成都和达州;未发生区包括遂宁、南充、广安和巴中。第二是繁殖能力强。柑橘木虱发生代数多,在攀西地区,特别是金沙江流域一年发生5~8代,在20~30℃完成一个世代只需25~30天;产卵量高,单雌一代产卵500~600粒,一年繁殖近100万头;成虫短期内能耐-7℃低温,在四川柑橘种植区均能顺利越冬。第三是带菌传染速度快。木虱卵和1龄若虫不携带病菌,2~5龄若虫能携带病原,3~5龄若虫和成虫能传病,健康成虫在病树上最短取食30分钟即可获菌,获菌后7~25天可传病。第四是抗药性强。据报道,在柑橘木虱常发区,柑橘木虱对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表现为高水平抗性。
二、春梢期柑橘木虱发生为害趋势
结合全省柑橘木虱越冬基数调查结果,以及3至4月气候特征综合研判,今年春梢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柑橘木虱的发生呈中度至重度,且继续向川东北种植区扩散蔓延。一是越冬基数量大。据调查,虫口密度为0.01~0.5头/百梢,有的高达2头/百梢。二是气候条件适宜。气象部门预测,我省柑橘种植区在春梢期的温度将维持在15~25℃,利于柑橘木虱的生长发育。三是食料充足。春梢期的嫩梢和嫩叶作为柑橘木虱取食和产卵的主要场所,为木虱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环境和食物来源。
三、综合防控对策
(一)“一查”
即虫情调查,在3至4月春梢期,采用目测、网捕、诱集等方法重点对失管果园、房前屋后零星柑橘树以及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的树冠、新梢,特别是嫩叶进行全面普查。切实做到柑橘木虱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
(二)“二挂”
即利用柑橘木虱的趋光性、趋化性,设置诱捕器或诱饵,引诱柑橘木虱,集中消灭。在柑橘树冠外围枝上悬挂带食诱剂诱芯的黄板,每亩20~30张,每张1~2根诱芯,诱杀木虱成虫。
(三)“三放”
即人工释放天敌昆虫,开展“以虫治虫”生物防控。在柑橘木虱若虫期释放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每亩10~15个卵卡,10~15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
(四)“四精准”
药剂选择精准,选择已获国家登记的化学药剂,如2.5%高效氟氯氰菊EW2500倍液、10%吡虫啉WP1500倍液、30%噻虫嗪SC6000倍液、100g/L吡丙醚EC1500倍液、100g/L联苯菊酯EC3333倍液、70%螺虫乙酯WDG12000倍液、20%阿维螺虫乙酯SC4500倍液、10%吡丙醚高效氯氰菊酯ME2500倍液等。药剂剂量精准,严格按照药剂推荐剂量或浓度施药,最大程度地降低药害和农药残留风险。施药时期精准,当柑橘园虫口基数超过0.01头/百梢时,应立即施治。施药部位精准,施药重点部位为新梢和新叶的正反面,做到均匀周到。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四川水果创新团队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岗位
王 毛 刘 旭 陈 松 陈庆东 易春燕
刘虹伶 范天琴 王燕平 张翠翠 杨 阳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 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