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院生核所邀请来自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朱作峰教授、浙江大学舒庆尧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甘露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周华强副研究员等专家对院生核所研制的“水稻抗稻瘟病细胞与分子精准高效育种技术”和“水稻快速定向改良育种技术”进行了鉴定。院生核所所长宋军、所科管办及水稻团队主要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院生核所依托四川省主要粮油作物分子育种平台,通过设计集成抗稻瘟病基因Pi1、Pi2特异性KASP分子标记与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结合花药培养、稻瘟病圃田间抗性鉴定及标准化室内抗性评价,构建了水稻抗稻瘟病细胞与分子精准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与传统常规育种技术相比,该技术可提早4-5个世代,显著缩短育种周期2-3年,有效突破了抗稻瘟病育种中精准度不足与育种周期过长的技术瓶颈。
同时,院生核所与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聚焦水稻抗病性、品质等目标性状关键基因,通过开发分子标记进行前景和背景选择,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加速器”策略,建立了“水稻快速定向改良育种技术”。与传统常规育种技术需要5-6年相比,该技术可在2-3年内实现快速定向改良,大幅提升选育效率。
鉴定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院生核所的技术汇报,详细查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田间实地考察,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两项技术均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推广价值大,将为水稻抗病新材料高效创制和定向改良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院生核所 胡彬华 撰稿;张聪 校对;王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