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2年第23期 战高温 抗大旱 防大汛 农业科技专刊第5期:持续极端高温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2年第23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2/8/3已阅览:2831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战高温 抗大旱 防大汛

农业科技专刊第5期

2022年第23期(总第838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2年8月3日                

专家建议

持续极端高温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摘要:四川省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及总产居西南地区第一,持续提高水稻产量对保障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今年7月以来,我省多地出现罕见的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严重影响水稻生产,为最大限度减少持续极端高温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建议各地加强水稻中后期管理,做好田间病虫害防控,确保我省水稻持续增产。

 

今年7月以来,我省多地出现罕见的持续性极端高温,传统一季中稻或中稻+再生稻主产区(包括泸州、宜宾、内江、自贡、南充、乐山等地)持续超过36℃的高温天气在10天以上,稻+麦(油)两熟区(包括成都、眉山、德阳、绵阳等地)持续超过35℃高温天气也均在10天以上,再生稻主产区、稻麦(油)两熟区最高温度较往年同期高3~6°C,不利于我省水稻稳产高产。针对持续极端高温天气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对确保我省水稻生产健康稳定发展,保障西部地区粮食安全,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具有重要意义。

一、持续极端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7月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给我省盆地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一季中稻+再生稻主产区当前正处于水稻抽穗开花和籽粒灌浆期,高温胁迫使光合作用受阻,造成光合产物不足,结实率下降和茎鞘中的再生芽死亡。稻+麦(油)两熟区早茬口(稻+冬休)正处于破口期,持续高温影响水稻开花受精,造成结实率下降而影响产量;迟茬口水稻处于幼穗分化期,高温胁迫导致幼穗分化受阻,颖花退化严重,影响每穗粒数。

二、对策建议

极端高温天气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随生育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鉴于此,笔者结合田间调研结果,针对四川盆地不同主产区水稻生长发育情况,提出以下稻田肥水管理技术措施:

(一)强化水分管理

水稻幼穗分化期、破口期、抽穗开花期遭受高温胁迫,均不利于水稻高产的形成,其中幼穗分化期遭遇高温胁迫造成颖花退化,抑制大穗形成,破口期、抽穗开花期遭遇高温胁迫导致开花结实受阻,结实率下降。为此,当前稻田管理的核心工作是通过强化田间水分管理缓解高温胁迫对水稻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未建立水层的稻田,尽快灌深水,一方面可有效调节农田小气候进行降温,另一方面可避免高温干旱双重胁迫而加重水稻受灾程度。

(二)巧施穗肥、粒芽肥

一季中稻+再生稻区中水稻群体不是很大且未施粒芽肥的稻田,增施氮肥和钾肥(每亩施尿素8~10千克、氯化钾5~8千克),提高水稻植株氮、钾含量,增强水稻耐高温能力,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向籽粒和再生芽分配,提高结实率和降低再生芽死亡率。头季稻收割后,保持稻田中有一定的水层,每亩施5~8千克尿素作为提苗肥,促进再生芽萌发成苗。稻+麦(油)两熟区,每亩施5~8千克尿素,4~7千克氯化钾,提高水稻植株氮、钾含量,增强水稻耐高温能力,减少颖花退化,确保大穗的形成。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

田间灌深水后,稻田湿度显著增加,高温高湿下非常适宜病虫害发生。一季中稻+再生稻区需要注重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防控,头季稻收割后,建议喷施化学农药,预防蚜虫等害虫对再生芽的危害。稻+冬休早茬口水稻正处于破口期,需要注意水稻“三虫三病”的防控。建议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测,依托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施用量。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蒋  鹏  蒋开锋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

 

 主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抄送: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2022年8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