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关于四川抗击疫情加强水稻备耕工作的建议;应对当前疫情,分区域把握好马铃薯生产关键技术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0年第5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0/2/17已阅览:1855次 分享到:

 

农业科技动态

 

战疫情 抓春耕 保供给

农业科技在行动专刊第5期

(总第759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0年2月17日

 

关于四川抗击疫情加强水稻备耕工作的建议 

农业不同于工业,错过农事季节就会造成一年的损失。四川杂交水稻占90%以上,每年必须购种,播种期最早从2月下旬(川南)开始,大面积集中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

疫情发生后,在川的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和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项目等9位专家分别对当前水稻备耕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发现了抗击疫情中一些不利于水稻备耕的问题,形成下列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主要问题

1.种子到位率不高  种子企业春节前出库量为总量的60%左右,当前农户的实际购种量不足30%,部分种子零售店尚不能正常营业。

2.口罩等防护物资奇缺  口罩缺乏,人员不能流动,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但各地新型经营主体却缺少劳动力,即使业主提供口罩,农民因恐慌心理也不愿出勤。

3.农资及农机具进村入户难  受疫情影响,各地普遍采取封镇、封村措施,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外地的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难以跨境运输,村村间的农机作业也障碍重重。

4.农资价格有可能上涨  农资生产企业复工难,生产库存物流成本加大,零售商的货源不足。

二、对策建议

1.分级管理,因区施策  四川疫情总体处于可控状态,有的区县很少甚至没有发生病例,可按照发病数量的多少对农业区县进行分级管控。在一般区县,在加强检疫防疫的同时,适当放宽管控措施,让农户全力开展春耕春播。在个别重点疫区,农资可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由当地村民委员会组织发放。

2.统筹兼顾,落实落细  各级政府迅速组织口罩并确定一批投放窗口,有限开放公共交通。以权威部门发文,在保证公开透明、优质优价原则的基础上,简化各级项目中种子、肥料等农资政府采购的审批程序和流程。农业执法部门加强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在川南,当务之急是开通农用物资运输的绿色通道,加强农资的组织、运输与调配零售。

3.搞清存量,提前准备  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快速查清各种农资的库存,根据需求制定出春耕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方案;农业水利和气象部门立即制定出2020年农业灾害的防灾减灾预案;市场管理与农业信息部门搞好农产品市场的预测服务。

4.依靠科技,省劳高效  各地应进一步出台扶持鼓励政策,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环境和金融支持,比如奖励荒地复耕等。大力推广获“稻香杯”的优质高效品种“川康优丝苗”、“旌优781”,全面推广“省劳节本”的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若疫情导致部分田块不能及时育苗,可推广水稻直播技术,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实施机械直播、无人机直播或人工撒播。加强水稻育苗自动化技术研究,科技部门应设立专项,水稻栽培和农业机械专家密切协作,研发机插秧育苗基质和全程机械化育苗技术体系。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任光俊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郑家国  李旭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徐富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彭云良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南充分院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竭润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内江分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陈 勇)

 

应对当前疫情,分区域把握好马铃薯生产关键技术 

四川因立体气候,形成了春、秋、冬马铃薯的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的产业发展格局。马铃薯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富民乡村的产业。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发布,突出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着力稳定粮食生产。目前正值四川马铃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如何实现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课题组根据多年对四川马铃薯研发和服务产业的实践,通过调研,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影响

1.对马铃薯播期的影响  我省马铃薯生产区域在800米以下的地区,播种日期在春节前,现在已经完成播种,疫情对播种没有影响;800~2000米山区正值播种期,受疫情影响,播期可能推迟,或减少播种面积。高海拔地区(2000米以上),主要包括凉山州、甘孜州和阿坝州,其主产区的播种集中在2月下旬和3月上旬,目前暂时未造成明显影响。

2.对所需农资的影响  农资销售点普遍备货不足,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县市农资储备量仅占生产需求量的25%~50%。加上春节放假时间偏早和假期延长、不符合防控要求禁止复工营业、禁止赶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资不能及时到达,农户手中严重缺乏农资。

3.对马铃薯病虫害防控的影响  据气象部门监测和研判,截止2月上旬冬季平均温度偏高1℃左右,降水偏多;温度湿度满足了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的发生。现在全国工作重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上,对马铃薯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有所放松。

4.对马铃薯销售流通环节的影响  目前北方等地种植户主要是库存商品薯的出库问题,受此次疫情影响,区域库房关闭不允许出货;能出货的库又受加工、装卸等人工需求影响;防控疫情期间,公路和乡村设卡影响农产品运输车辆的通行,造成运输一车难求,而且运费升高。从4月份中旬开始我省冬马铃薯开始上市鲜薯,此次疫情将导致销售压力增加。

二、对策与建议

在加强农资供应,推动进村入户到田,强化技术指导落地落实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生产建议:

1.大力推进马铃薯机械化播种,保证实时播种  针对劳动力短缺、农时紧张等问题,应大力推广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不误农时。据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马铃薯资源课题组近年研究与实践,采用机播较人工播种提高播种效率10~20倍,适时播种是保证出苗整齐度的重要措施。当地下10厘米处地温稳定在8℃~12℃时,即可进行播种。各地应按照当地的马铃薯品种特性,选定合适的播量,保证密度符合农艺要求。山区春马铃薯种植,垄距0.90米或1.00米,株距26~37厘米,小行距20~25厘米,理论播种密度4000~5000块茎数/亩;高原春马铃薯种植垄距0.90米,株距18~24厘米,理论播种密度3000~4000块茎数/亩。播种时要求株距误差小,苗带直线型,垄高20~25厘米。双行垄作,垄距90~100 厘米;单行垄作,垄距90厘米;种块覆土深度10~13厘米以下,沙性土壤覆土深度12~15厘米。机具作业要求播深一致,覆土均匀严实,起垄铺膜联合作业时必须同时实施药剂喷施除草作业,种肥应施在种子下方或侧下方,与种子相隔5厘米以上,肥条均匀连续。

2.加强马铃薯病虫害预警,确保预防为主  针对春、秋、冬马铃薯生育期生态条件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马铃薯病虫害预警机制,采用预防为主,尽量做到统防统治:冬马铃薯首先做到及时揭开地膜防止烧苗,或及时再盖膜防止霜冻,重点防治晚疫病、早疫病,晚疫病预警防治为生育后期,预警晚疫病循环第三代始;春马铃薯重点防治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和蚜虫,晚疫病预警防治为生育中后期,预警晚疫病循环第三代始;秋马铃薯重点防治晚疫病,晚疫病预警防治为全生育期,预警晚疫病循环第一代始;马铃薯病虫害防治,要提高喷施药剂的对靶性和利用率,严防人畜中毒、生态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3.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提升产地处理能力  防疫期间,大家出行不便,会增加马铃薯等耐储蔬菜采购量,马铃薯消费需求会增加,在我省马铃薯主产区建立一些贮藏、保鲜、冷链设施,满足暂时储存要求,缓解销售压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何 卫  胡建军)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应对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应急指挥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20年2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