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 确保我省农业生产和供给安全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0年第25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0/4/14已阅览:28552次 分享到:

 

农业科技动态

 

第25期

(总第778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0年4月7日

专家建议

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 确保我省农业生产和供给安全

当前正是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三农”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抓住关键,补短板、强弱项,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不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对于确保我省农业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至关重要。笔者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经历多岗位实践,多次成功依法果断处理过动植物疫情,提出过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措施,大大减少了农业和农民的损失,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发展。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体系建设,推进检验检疫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三农”发展明确了方向,农业的法律法规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提供了执法依据。但我省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地方存在不明确自己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发现疫情也不能及时上报和依法果断处理,造成疫情蔓延和损失加大的情况,笔者在攀枝花工作时直接果断处理过一个村发生的口蹄疫和一个组的禽流感疫情,扑杀及时、封锁到位,仅损失十余万元。但是,后来新的疫情发生,管理者处理不及时、不果断造成损失近亿元。

2018年至今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业长期影响和供给不足不可估量,对物价上涨和居民生活影响不可估量。疫情发生时,笔者率先到七盘关检查站进行调研和督导,发现问题后进行了制止,提出坚决禁止活猪和疫区产品调入,加强关口检查等措施。但是有的地方政府没有落实,加上环保督察时,执行上的偏差和能力上不足等原因,造成规模养殖和大户养殖场过渡关闭,使生猪出栏四川长期第一的地位不保,从调出大省变成调入大省,近年每年从外省调入1000余万头,生猪出栏逐年下降到历史最低,2017年出栏6575万头、2018年出栏6638.3万头、2019年出栏4852.6万头。南江黄羊是我省特色山羊品种,由于发生山羊痘疫情,实际存栏和出栏在下降。盐边县过去引进南江黄羊,没有按要求隔离检疫,而是直接发给农民,造成山羊痘疫情爆发,损失惨重。

因此,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要求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动植物检验检疫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必须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我省的实施办法。完善各级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疫情预测、检测和处理能力,加强行业监管和执法,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特别要注意在机构改革和合并乡村过程中,不能削弱基层动植物检验检疫队伍,不能弱化基层防疫职能和投入,只有真正加强基层,纳入执法型和公益性岗位管理,才能确保不再发生重大病虫草害和重大动物疫情。

二、加强良繁体系和种苗基地建设,确保源头安全

良种、良苗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关键,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基础,也是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和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四川是全国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的杂交水稻良种繁育基地,西昌是全国杂交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应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完善主要农作物、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和其他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提升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质量。强化绿色育种导向,深化玉米、水稻、小麦、大豆良种联合攻关,选育一批节水节肥节药新品种。启动特色作物良种攻关,建立一批区域性特色良种繁育基地,特别是特色畜禽产品良种繁育基地,保证生产所需要的良种、良苗。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我省启动的现代农业“10+3”产业都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布局良种、良苗基地,推广无毒、无疫种畜和苗木。现在我省玉米灰斑病、大豆疫病、马铃薯癌肿病、柑桔溃疡病、柑桔黄龙病、瓜类果斑病、十字花科黑斑病、芒果果实象甲、菜豆象、柑桔小实蝇、柑桔大实蝇、水稻象甲、草地贪夜蛾、福寿螺、红火蚁、紫茎泽兰等检疫性病虫草害和其他病虫草害等已经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威胁。紫茎泽兰对攀西的草食畜牧业影响巨大,草地严重破坏,侵害面积已经超过500万亩。

攀枝花盐边县曾经是我国品质最好、国庆上市的柑橘基地,由于在二滩移民搬迁中,不听专家建议本地繁育良种苗木,而从柑桔溃疡病疫区大量引进苗木,造成柑桔溃疡病发生,几万亩的柑橘产业覆灭,损失巨大,幸好及时调整发展晚熟芒果,形成了新的优势产业,避免了损失的扩大。      安岳县是我国最大的优势特色产业柠檬基地,由于前期没有听专家建议加强苗木基地建设和病虫害及时防控,造成黄脉病蔓延数万亩,已经严重威胁到该产业的发展。苍溪猕猴桃是我国优势特色品种,由于在苗木管理上重视不够,造成溃疡病蔓延,已经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发展。我省水果面积已超千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撑产业,特别是柑橘作为全国的优势特色产业,面积已近500万亩,晚熟面积超200万亩。目前,柑桔小实蝇、柑桔大实蝇、柑桔溃疡病、柑桔黄龙病等疫情已经存在,按要求疫区产品是不能对外销售的,如不控制好,将对整个产业造成覆灭性打击。

动物疫病在我省也经常发生,当前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羊布病等疫区对畜牧业发展和产品供应影响很大,人畜共患病种类多,危害更大,当前的新冠病毒源头就是野生动物。

因此,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和苗木基地建设,培育无疫、无毒良种良苗非常重要,是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础,也是抓好源头的关键,对我省现代农业“10+3”产业的发展和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意义重大。

三、加强科研和技术服务,大力建设无疫病生产基地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发展现代农业。一年之际在于春,当前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抗疫情、保供给、促稳定,还是稳农村、促增收都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强化科教兴农,实施人才强农,加快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搞好无疫区现代绿色农业优先发展和建设规划,重点在农业生态优先、产业绿色发展,坚持产业、文化、旅游、农区四位一体,生态、生活、生产相融,坚持“生态绿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明确重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强化项目、稳步推进”按照“生态优先、布局科学,结构优化,市场运作,农民调富”的原则,建设生态效益好、商品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无疫情农产品基地。

启动动物疫病净化工作,逐步推动全省规模养殖场率先净化。强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有序推动无疫区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市县建设无疫区和无疫小区。探索建立动物移动监管制度,禁止畜禽产品活体长途运输,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

加强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大数据和云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的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智能农业、智慧农业,提高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不断提高。

我省“10+3”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任务,今年是关键的一年,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调研和市场预测,对农业的四种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分析不够,对农业生产的规律研究不够等原因,使很多指标制定偏高,短期实现难度很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细化目标任务,完善措施,抓好落实,在尊重客观规律、生物多样性和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加速现代绿色效益农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生态良性,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绿色无疫区生产基地。优化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生产、布局、品种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对基地的监测监管,加强对重大病虫草害和动物疫情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四、加强新型主体培育和社会化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省农产品商品率、加工量、出口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要倾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有基地、有品牌、有市场占有率、有与农民再分配机制的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真正起作用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提高他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壮大他们的经济实力,通过帮助他们走出去,不断开拓市场,延长产业链,搞好深加工和产后处理,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来稳定增加收入。还要鼓励有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对外农业生产、合作和交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强化种业体系,植保体系,动物防疫与监测预报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机、农资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主,加速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利用。通过政策和技术引导,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直接到户指导科技、直接到田推广示范良种良法、技术要领直传到人的机制。同时,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狠抓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转变农民观念,让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素质化,提高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提高农民群众的各种素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和综合效益,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  潘海平 研究员)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20年4月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