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1年第10期:关于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1年第10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1/3/29已阅览:9719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10

(总第794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1323

专家建议

关于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产品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保证产品品质、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联通一二三产业,在现代农业协调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我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中将“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确定为支撑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彭清华对补上烘干冷链物流先导性支撑产业短板做了强调部署。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的大力扶持,全国先后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等一批奖补项目,支持产区建设冷藏库、气调库、烘干房等设施,我省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笔者在调研基础上发现,我省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产业中存在设施建设类型结构不合理、现有设施综合利用率不高、“不会用”造成使用效率低等问题。2021年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和彭清华书记的讲话精神,更好发挥烘干冷链物流先导性支撑产业的基础作用,提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现状特点

1.设施总量增长  据统计,2012~2019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5.4亿元支持全省120多个县(市、区)新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冷链设施1.6万座;全省农产品冷藏(冻)库静态库容量超1000万立方米,库容量年均增幅21.9%。

2.物流枢纽畅通  成都、遂宁、泸州、攀枝花、达州被确定为5个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成都、南充、达州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攀枝花、眉山等14个市、县(市、区)为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基地;全省五大经济区大型货运枢纽和冷链物流公路运输能力实现全覆盖,国际国内航空、航运、铁路运输服务体系均已建成。

3.经营主体增加  2019年初步统计,直接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的经营主体接近2000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企业占比均超过35%,数量均比2015年增长超1倍;大合仓、海霸王、银犁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引进和带动了一批专业经营团队与技术人才来川发展。

4.政策环境优化  “十三五”以来,发改、财政、交通、商务、农业、口岸物流、工商、质监、食药监管等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用地用电要素保障、金融担保与行业监管等方面都加大了扶持力度。

5.行业地位凸显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生鲜农产品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扩大,烘干冷链物流产业对“川字号”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价值和地位愈发凸显。

二、产业制约问题

1.设施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设施总量不足。据测算,全省人均冷库容积约为0.11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32立方米,更远低于日本(0.315立方米)、美国(0.49立方米)等国家。我省是果蔬、生猪等农产品产销大省,但果蔬、肉制品冷链流通率不足40%和50%,大量农产品仍以常温方式加工运输,损耗大、货架期短、效益低。二是设施建设空间分布不均。现有冷链物流设施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冷藏、冷冻库静态库容全省占比70%以上),而靠近农产品主产区的产地型设施建设不足。三是设施建设类型存在结构性矛盾。现有设施建设中重视销地冷库,忽略产地库;重视贮藏库,忽略专用型、移动型预冷库;重视建库,忽略分级、清洗、包装、冷(冻)藏车等配套设施,造成初加工作业链条不完整,物流运输“短链”“断链”现象频发,极大影响了设施效益发挥。四是现有设施利用率不高。因设计不合理和建设质量差导致的“不能用”问题、因技术操作不当导致的“不敢用”“不会用”和“滥用”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现有设施效益发挥。

2.科技支撑不足,技术人才短缺  一是产业分析与规范引导不足。各地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产业数据尚未纳入规范统计,缺乏常态化的准确数据收集与分析,难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准确研判和决策引导;缺乏涉及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领域的省级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不利于规范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科技投入不足。全省尚未形成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省级系统性研发团队与技术推广平台,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较为分散,缺乏交流协作,未形成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体系;对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领域重大共性技术与装备的协同攻关不足,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普及度不高。三是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不足。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产业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作为新兴产业,现有广大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亟待培训提升。

三、发展对策建议

1.补齐设施建设短板,优化空间布局  一是联合农业、商务、口岸物流、工商等部门,加强对各市(州)县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产业现状数据的常态化收集与汇总,编制全省及各地区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二是争取中央、地方财政资金,根据各区域设施建设缺口,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产地型、县市级中转型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园区;三是优化调整烘干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贴政策,注重农产品初加工和移动型冷链等设备的配套建设,补齐作业链条,确保全程冷链效益发挥。

2.组建省级创新团队,加强科技支撑  一是成立省级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创新团队,整合技术力量与优势,开展专项产业调研,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二是完善和制定符合我省产业特点和需求的相关技术标准,加大各领域技术规范与引导;三是加大对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和转化推广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四是强化人才培养与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从业人员专业认证与培训,提高综合技能水平。

3.搭建信息管控平台,强化服务与风险防控  一是搭建烘干冷链物流信息监管平台,通过对现有冷库的信息化改造和对新建冷库的指导性文件规范,逐步实现全省冷链设施的智能化、信息化管控,加强对农产品采收后产地初加工、贮藏、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监管与科学分析。二是进一步优化用地、用电、金融保障等政策条件,引进与培育壮大第三方专业性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朱永清  高 佳)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2021年3月2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