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1年第12期:持续抓好粮油作物高产攻关的现实意义与对策建议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1年第12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1/3/29已阅览:17411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12

(总第796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1年325

专家建议

持续抓好粮油作物高产攻关的现实意义与对策建议

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70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236万亩,粮油作物单产和总产均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但是,主要粮油作物的高产攻关近年总体上呈现弱化趋势,不少地方政府、基层农技人员和部分科技人员尽量避讳谈高产问题。由农业部2006年启动推进,2008年在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粮油作物上开展的高产创建活动,持续到2015年我省的高产创建专项资金基本取消,推动工作的机制模式也不再延续。然而,从我国和我省粮油生产的实际来看,保障粮食安全,第一位的仍然是产量,在高产基础上的优质多样化才是符合国情、省情的现代粮油生产,也才是资源高效、节本增效的最优途径。笔者结合全程参与部、省高产创建活动,针对新时期的现实需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持续用力抓好粮油作物高产攻关,引领大面积持续增产的现实意义与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一、坚持高产攻关,引领生物种业和耕地保育科技进步

高产攻关是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不断优化组装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等科技成果,支撑粮油作物产量不断突破,实现高产再高产的过程。高产攻关对参与作物的品种丰产性、耐密抗倒性、抗病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是一次全面“体检”,对耕地基础地力、保水保肥及水肥供给能力是一次全面“检阅”,是对田间管理水平的综合考量。

从发达国家美国来看,1920年在世界上第一次开展以高产攻关为核心的玉米高产竞赛,首先在最大的玉米生产州衣阿华州试点。1965年改由美国国家玉米种植者协会(NCGA)举办,将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称之为全国玉米高产竞赛(NCYC),以后每年各州和全国都举办竞赛,至今坚持了100年,2019年创造世界玉米最高亩产纪录2576.5公斤,推动美国玉米平均亩产从1920年的122公斤提高到2020年735.3公斤,年均增长6.1公斤。我国、我省与美国比较,目前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低310公斤/亩、330公斤/亩,最高产量分别差距913.2公斤/亩、1294.3公斤/亩。这是今年种业打翻身仗多次提到“玉米种业存在卡脖子问题”的现实表现。实际上,除生物种业以外,我国玉米农田耕地仅有机质1项指标较美国平均低3倍左右。

从我省实际来看,近100年的玉米单产年均增长3公斤左右,但是2007~2015年高产创建活动期间,玉米单产年均增长达到5.9公斤/亩,接近美国的增长水平。主要粮油作物高产攻关创造了水稻1155.6公斤/亩、玉米1282.2公斤/亩、小麦729.8公斤/亩、油菜425.8公斤/亩的小面积高产纪录。产量的突破与大品种的育成密切相关。获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成单14,是我省第一个亩产突破吨粮的玉米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川麦42,是我省第一个亩产突破700公斤的小麦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川香优9838,是我省第一个亩产突破850公斤的水稻品种;获得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川油36,是我省第一个亩产突破400公斤的油菜品种。分析我省创造粮油作物高产纪录的耕地还发现,耕地质量等级多在1~4等,属于优等地。可见,高产攻关是检验我省种子和耕地问题解决好坏的“试金石”,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粮油作物科技进步。

二、坚持绿色导向,奋力开创粮油作物高产新局面

毋庸置疑,今天论高产,与过去的一味追求产量有明显的不同。近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大了对农产品优质、多样化及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粮油作物生产不但要实现高质高产高效,而且要尽最大努力减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我国过去的高产创建大多是通过高投入消耗资源为代价实现的,这是不能持续的。

从粮食作物玉米和小麦来看,2007年以来通过玉米高产创建,全国实现吨粮的田块逐年增加,2020年创造全国玉米高产纪录达到1663.3公斤/亩。玉米吨粮以上的田块平均每亩施用有机肥2284公斤、纯氮31.5公斤、五氧化二磷16.9公斤、氧化钾9.9公斤。其中,我省实现吨粮的玉米农田,平均施用有机肥2500公斤、纯氮27公斤、五氧化二磷12.3公斤、氧化钾13公斤。与美国吨粮以上的田块平均每亩施有机肥(含秸秆还田量)3200~4000公斤、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6公斤比较,有机肥少施36.6%,化肥多施88.1%。近年,在成都平原稻茬麦农田实现全年秸秆机械化收获还田,小麦500~600公斤/亩的高产田,平均施用纯氮9~10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3~5公斤,与欧美亩产500公斤左右的高产田相比,化肥少施10%~20%、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从油料作物油菜来看,我国200公斤/亩以上的冬油菜高产田,平均施用有机肥(含秸秆还田量)300公斤、纯氮15~20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4~5公斤,与欧洲亩产250~300公斤的高产田平均施用有机肥(含秸秆还田量)500公斤、纯氮14~18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5~6公斤比较,有机肥少施40%,化肥多施10%以上。

粮油作物高产攻关减少化肥等化学投入品,实现绿色高产、超高产的潜力很大。下一步在抓好生物种业、耕地绿色生产等卡脖子技术原始创新基础上,建议从种业发展基金或从育种攻关等财政预算中拿出专项资金,针对水稻、玉米、小麦、薯类、豆类、油菜、花生七大粮油作物,在不同主产区建设固定的高产攻关基地,稳定支持,持续开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劳、节种条件下不同产量水平的高产攻关,产量实现突破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比、学、赶、超”推广机制的探索与应用,牵引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三、坚持统筹推进,打造政产学研用协作新格局

高产攻关是农业生产上“举国体制”的现实表现之一。美国高产竞赛和我国高产创建经验表明,高产攻关要获得成功,必须是政府主导、生产者主体作用、农技体系骨干作用、科研院所与企业积极参与的结果,缺一不可。对政府而言,支持高产攻关可引领科技和生产进步,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对生产者而言,通过高产攻关的全过程亲身参与,可尽快熟悉最新科技成果及其挖掘潜力的制约环节,实现最大收益。对农技体系而言,作为科技“二传手”,以高产攻关为平台,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并通过中试、熟化、示范、推广成为当地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技术。对科研院所而言,参与高产攻关,直接建立成果转化“绿色通道”,加速科技创新—实践—再创新—再实践的过程,提高科技创新针对性和质量效率。企业的参与,为物化成果进行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商业化开发提供帮助,因高产攻关创造高产纪录,提高了物化成果的知名度,必将加快其推广转化速度。

持续用力抓好高产攻关,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加快推动科技体制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创新,结合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生产应用测试评价体系的建设,探索建立“揭榜包干制”等以高产攻关为任务的政产学研用协同长效机制,坚持统筹推进,不断探索创新高产攻关体系化的发展模式,研究建立配套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为粮油作物高产攻关及其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牟锦毅  刘永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汤永禄  蒲晓斌  郑家国)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2021年3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