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1年第19期:杂交中稻遭受洪涝后的应急预案;关于抓好四川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控工作技术建议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1年第19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1/8/3已阅览:9345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2021年第19

(总第803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17月30

专家建议

杂交中稻遭受洪涝后的应急预案

摘要:西南丘陵海拔450米以下沿江河谷地区,常年水稻栽插面积在2000万亩左右,以冬水(闲)-杂交中稻(再生稻)、麦(油)-杂交中稻等种植模式为主。针对常年水稻收获前7-15天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加之今年我国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为最大限度避免灾害损失,特提出“加强洪涝发生前排洪的准备工作”“制定洪涝灾害发生后的救灾策略”“因地制宜落实救灾的关键技术”的水稻遭受洪涝的应急预案。

 

西南丘陵海拔450米以下沿江河谷地区,常年水稻栽插面积在2000万亩左右,以冬水(闲)—杂交中稻(再生稻)、麦(油)—杂交中稻等种植模式为主。目前大部分地区水稻处于灌浆结实中后期,少部分直播水稻田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根据四川南部、重庆、永川、江津等地区天气预报,日最高气温高于35℃出现在7月27日以后,并需要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才会显著影响结实率。因此该区域水稻开花期遭受极端高温热害的机率较小,但遭受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每年水稻收获前7-15天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且今年我国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为此,各地应加强水稻遭受洪涝的应急预案工作,并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加强洪涝发生前排洪的准备工作

各地应随时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在强降雨发生前后,加固田埂防止垮塌,做好稻田平水缺口,增强稻田蓄水能力,缓解强降雨对稻田的破坏力;畅通各种排水沟渠,提高排水能力;做好抽水机、燃油等物资准备,以便对重要物资进行抽水保护;组建抗洪抢险队伍,做到洪涝即发即抢,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二、制定洪涝灾害发生后的救灾策略

洪涝退水后,要组织相关专家和农技人员进入灾区进行田间调查,走访农户,确定稻田被淹没和退水的准确时间,预测洪涝对水稻产量的损失程度,并根据产量损失度决定救灾策略:当产量损失在60%以下,保留头季稻,加强田间管理,可获得300kg/亩左右产量;若产量损失在60%以上则立即割苗,蓄留洪水再生稻;若淹没时间过长,不仅头季稻绝收,再生芽死亡率也较高,立即改种秋作。

三、因地制宜落实救灾的关键技术

(一)加强当季田间管理

分蘖盛期、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淹没不足35小时的稻田,在洪水退水过程中洗苗、加强田间管理,可获得300kg/亩左右产量;或预测洪涝对水稻产量的损失程度在60%以下的稻田应保留头季稻为宜。其中重要措施之一是在退水过程中用竹杆洗苗,若夜间退水未及时洗苗,应在叶面喷清水,尽可能洗去上部三片叶上附着的污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可比未洗苗的增产5%以上。

由于此时水稻植株已处于封行状态,加之田间湿度大且伴随高温,水稻纹枯病普遍较重,开花时遇强降雨或连绵阴雨,将对后期籽粒灌浆结实有较大影响。待天气转晴,每亩用井岗霉素2包+100g磷酸二氢钾对水100kg,于晴天上午喷雾,及时防治纹枯病。

(二)洪灾后蓄留再生稻

对头季稻产量损失重或基本绝收的稻田,可蓄留洪水再生稻。孕穗期淹2-3天、齐穗期淹1-3天的洪水再生稻产量均可达400kg/亩以上。

1.蓄留洪水再生稻的判断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稻田可蓄留洪水再生稻:一是孕穗期被洪水淹没30小时以上,剥检稻穗呈水浸状、黄褐色,穗开始腐烂发臭的田块;二是处于抽穗开花期被洪水淹没48小时以上,日晒后稻穗和叶干枯,根、茎和再生芽生长基本正常的田块;三是洪水退后第5天,倒2、3、4节位有80%再生芽明显伸长的田块。

2.高产关键技术

(1)施发苗肥  确定蓄留洪水再生稻的田块,割苗前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以护根促芽,为再生稻高产奠定基础。发苗肥(尿素)的施用应把握早割(退水后5天内)、瘦田多施、迟割(退水5天后)及肥田少施的原则。

(2)及时割苗  割苗时期以洪水退后3-5天为宜,割苗时应低留稻桩,利于再生稻高产。割苗后将稻草就近均匀平铺于杂交中稻植株行间,既可通过稻草还田增加有机肥,又能为洪灾后自救赢得宝贵时间。

(3)加强管理  割苗后至收割期,应注意水分管理。稻田保持3 cm左右浅水层或湿润状态,促进头季稻根系的恢复与生长。待洪水退后,进行外源激素调控。苗期可喷施5mL/L的美洲星,孕穗期及抽穗期喷施1000mg/L的长精,同时结合施用40mg/L的多效唑或4mg/L的脱落酸,有显著增产效果。同时,应注意防治病虫。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对稻田病虫的监测结果,以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为重点防治对象,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的农药,进行防治和施药,遇降雨等影响防效天气时,应及时补治,为再生稻高产创造条件。当全田90%左右的籽粒黄熟时及时收获。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徐富贤  任光俊  

 

 

 

关于抓好四川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控工作技术建议

摘要:2021年我省水稻多种病虫发生程度均较去年重。稻飞虱发生程度达到偏重程度,发生范围已到达盆地西部;稻纵卷叶螟在川东北达州、南充部分县(区)发生危害,并可能在川南经进一步繁殖危害再生稻;盆地西部水稻田间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混合发生,世代重叠严重;盆地西部水稻病害以稻曲病为主。就目前病虫害发生状况,提出以下防控建议:我省东、南部高海拔地区和盆地西部稻田须查、防白背飞虱。进入孕穗末期后,应普遍预防稻曲病和水稻螟虫,感病品种要预防稻瘟病。除了抓住防治适期外,选择长效、内吸性药剂和最高推荐药量是关键。

 

由于2021年水稻播种、插秧后以冷凉天气为主,雨水较去年明显增多,外地虫源量大并多次迁入,我省水稻前期除稻瘟病、稻纵卷叶螟外的多种病虫害发生程度均比2020年严重。目前我省水稻自南向北逐渐进入抽穗扬花期,做好后期病虫害防控已成为夺取全年水稻丰收的关键。为此,我们建议对以下病虫害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

一、稻飞虱

受今年境外迁入虫源较去年大幅提早和增加影响,我省稻飞虱发生程度达到偏重程度,种类以白背飞虱为主,发生范围目前已到达盆地西部。当前飞虱主要在海拔较高、栽插较迟、生育期仍处于分蘖末期和拔节期的稻田发生危害,该类田块百株虫量普遍达到3000头以上,须立即加以防治。此外,部分杂交稻制种田晚插母本才开始拔节,成虫数量和初孵若虫量大,蜘蛛等天敌比例小,虫量增加快,亦须加强监控和防治。白背飞虱防治药剂可选烯啶虫胺或吡虫啉,每亩按照推荐用量防治1次。

二、稻纵卷叶螟

目前我国南方稻纵卷叶螟成虫陆续羽化并将进一步迁入我省,加上前期已迁入我省虫源,稻纵卷叶螟在川东北达州、南充部分县(区)发生并造成危害,并可能在川南经进一步繁殖危害再生稻。建议以上地区加强田间性诱和赶蛾监测,对虫量达标田块及时按推荐剂量将茚虫威与阿维菌素等药剂混配后进行防治。由于虫源地稻纵卷叶螟出现抗药性,一般不推荐单独施用阿维菌素或氯虫苯甲酰胺(“康宽”)进行防治。

三、水稻螟虫

目前川东、川南地区水稻螟虫已经开始危害穗部并得到普遍防治。盆地西部水稻田间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混合发生,世代重叠严重,低龄、老熟螟虫和蛹均可见,但均能在水稻抽穗后危害造成白穗并进而引起严重损失,因此有必要在水稻孕穗末期采用茚虫威等长效内吸性杀虫剂防治1次。

四、水稻病害

目前川东、川南低海拔稻田水稻进入扬花期,病害防治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中、高海拔稻田以及盆地西部稻田正是水稻病害防控关键时期。盆地西部水稻病害防控以稻曲病为主,桂朝二号等感病品种、糯稻、粳稻品种以及前期已发生叶瘟的杂交稻抗性丧失品种则还须预防穗颈瘟,防治时期掌握在破口前5~6天即“大肚”显现时期,稻曲病用药有井岗霉素、纹曲宁、爱苗等;预防穗颈瘟则还须加入三环唑。叶瘟发生田块还要加入稻瘟灵,并在齐穗期重复用三环唑和稻瘟灵喷雾1次。成都、德阳和绵阳等地杂交稻制种田,需要在初花期和盛花期防治两次稻粒黑粉病,防治药剂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己唑·多菌灵、戊唑·多菌灵、噻呋酰胺等。

五、小结

目前我省东、南部高海拔地区和盆地西部水稻病虫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处于分蘖末期和拔节期稻田须查、防白背飞虱,川东北、川南地区部分田块稻纵卷叶螟达标时应及时防治。水稻进入孕穗末期后,应普遍预防稻曲病和水稻螟虫,感病品种要预防稻瘟病,稻瘟病发生田块在齐穗后应再防治1次。除了抓住防治适期外,选择长效、内吸性药剂和最高推荐药量是关键。气象部门预测七月下旬盆地西部降水较常年会增加1~2成,将有利于稻曲病发生,同时给稻田施药带来困难。各地应尽力抢晴天用药,加入有机硅、激健等增效剂和助剂以保证药效。用药后4小时内若遇大雨,则要及时补施,减少损失。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于文娟   彭云良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

  抄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2021年7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