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2年第20期 大豆振兴专刊第6期:关于加强我省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建议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2年第20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2/8/1已阅览:1568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大豆振兴专刊第6期

2022年第20期(总第835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2年8月1日                

专家建议

关于加强我省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建议

摘要:大豆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稳定提高大豆自给率,不仅是端牢“天府饭碗”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四川是纳入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农业大省,2022年大豆生产目标面积为765.1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10万亩,由于复合种植面积增速快,间(套)作模式多样,病虫害发生种类多等因素,增加了大豆病虫害防治难度。为推进大豆科技创新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助推四川大豆生产实现“扩面、增产、提质、绿色”的目标,就当前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治提出对策建议。

 

一、四川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现状

(一)大豆病虫害为害程度呈上升趋势

由于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广、生态多样和间(套)作种植模式多样,致使四川大豆病虫害种类多样。常发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花叶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和锈病等;常发虫害主要有豆秆黑潜蝇、斜纹夜蛾、豆荚螟、高隆象、大豆蚜、地老虎和蛴螬等。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气候条件、种植模式、品种更新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亦逐渐发生演变,如链格孢菌引起的叶斑类病害和拟茎点霉属引起的茎腐病发生和危害在我省大豆产区不断加剧,对大豆生产造成较大威胁。目前,我省大豆病虫害频发、重发、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制约大豆稳产高产和品质提升的主要瓶颈,病虫害发生严重、防治不当时,将导致大豆减产20%~60%;特别是我省部分大豆种植地为撂荒地复耕种植或瘦薄土壤,地下害虫偏重,严重威胁种植效益和大豆产业振兴。

(二)我省大豆病虫害防控成效明显

我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大豆病虫害防控工作,为我省成为全国大豆产量第三大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坚持问题导向,落实防控任务,研究制定了相关细则及实施方案,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大豆病虫防控任务;健全管控机制,精准预测预警,成立技术专家指导组会商分析大豆病虫害发生趋势,对不同种植区的病虫重点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及趋势,为病虫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培训,落实技术指导,以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对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开展技术培训,为大豆病虫害防控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大豆种植一直以栽培为主,管理为辅,由于以前重视不够,绿色防控措施推广缓慢。病虫害防控延续“不见病虫不打药”的传统理念,存在用药不科学、农药利用率低、重化学防控轻绿色防控等诸多问题。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主要依赖于政策助力,推动形式及范围窄,加之绿色防控成本高、见效慢,导致推广难度大。

三、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策与建议

(一)选育抗病虫品种

根据栽培模式、物候期等合理选择大豆品种。规模化大面积种植区选择适密植、抗倒伏、宜机械、收期一致的品种。复合种植区选用耐荫抗倒、株型收敛、宜机收的中早熟有限结荚型品种,可有效防控病虫害,提高大豆产量。积极开展抗病虫大豆品种(材料)的筛选和应用研究,促进良种联合攻关及科学合理利用。

(二)做好病虫监测预警

全面开展大豆病虫大田普查和系统调查,完善大豆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系统监测大豆病虫发生种类、虫口密度及时间动态等,精准发布病虫预报,及时布防对策,科学指导防控。同时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大豆疫病等检疫性及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

(三)生态调控

精量播种,控制种植密度,结合科学施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大豆抗病虫能力;合理轮作套作,减少病虫源累积;收获后深翻细耕,降低越冬病虫源基数。大规模种植要选择多个品种,避免品种单一化,有利于降低病虫害发生。

(四)理化诱控

针对害虫发生动态,利用防虫网等阻隔害虫;利用趋光、趋色、趋化性等原理,采用智能可控多波段杀虫灯、可降解多色板、多功能捕虫器和性诱剂装置等,对同类、共有害虫进行同时诱杀,实现一种器具诱杀多虫目标,降低斜蚊夜蛾等害虫基数。

(五)生物防治

通过种植功能性植物吸引保护天敌,在田边空闲地带种植蛇床子、菊科等功能性植物,诱集涵养草蛉、瓢虫、寄生蜂等多种天敌,持续控制害虫种群。同时在大豆食心虫、豆荚螟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等,通过蜂灭卵降低幼虫基数;使用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友好型生防制剂防治病虫害。

(六)科学精准使用化学农药

遵循“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合理选用低毒高效药剂,适时精准施药,合理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大力发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科学用药水平。我省大豆播种期用药建议:多措并举,减少病虫基数,重点预防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等。可用含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噻虫嗪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剂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苗期至出枝期用药建议:重点防治病毒病、炭疽病、斜蚊夜蛾、蚜虫等病虫害。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噻虫·高氯氟等药剂喷雾防治蚜虫、豆秆黑潜蝇等;对于传播病毒病媒介昆虫,在施药防虫同时,要配喷氨基寡糖素、寡糖·链蛋白等预防病毒病。花荚期用药建议:重点防治白粉病、锈病、豆荚螟等,根据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可选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或唑醚·氟环唑等杀菌剂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虫·高氯氟或苏云金杆菌等杀虫剂进行统防统治。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张  蕾  余颖  刘  勇  向运佳  杨晓蓉  黄小琴  杨潇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张  鸿  杨恩年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

 

 主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抄送: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2022年8月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