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干部人事处
以生活富裕为中心 强化科技引领 助推乡村振兴 省农科院机关党委书记段晓明谈依靠科技力量振兴乡村问题
来源:人事劳动处发布单位:院人事处 发布时间:2018/4/25已阅览:2625次 分享到:

4月24日,在“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农林产业扶贫专题培训班”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书记、高级农艺师段晓明以该院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为题材,向与会者作了题为《以生活富裕为中心 强化科技引领 助推乡村振兴》的专题报告,畅谈了依靠科技力量振兴乡村问题,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段晓明在报告中强调,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要突出生活富裕这个中心任务,紧紧抓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重点,强化科技引领,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支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段晓明在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作好农业产业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他认为,农业产业规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远近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推进。要把产业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统筹规划、区域一体、多规合一,促进城乡功能和空间融合发展。

段晓明在报告中畅谈了“依靠科技力量,突出增收,狠抓农业产业发展”问题。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转变生产观念,紧紧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安全”目标,生产优质农产品,着力提质增效;二是推广节本增效技术,着力解决增产不增收问题;三是推广应用粮经复合新模式,着力打造立体农业经济;四是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谈到产业发展时,段晓明建议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技支撑、农民实践”的机制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经济,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卖给谁、赚不赚钱”等一系列农民关心的问题,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他为此列数了优质稻米产业、食用菌产业、鲜食甜糯玉米产业、果蔬产业、酿酒高粱产业、茶产业、蚕桑产业、鱼类产业等的发展前景,向大家推荐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创新推出的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他认为,农业休闲观光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具有广阔前景的产业,各地市州可以在城乡结合地区试点,然后逐步向外延伸发展,打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山、水、林、园结合,稻、鱼、果、蔬分布,吃、游、住、行、购配套的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园。

段晓明认为,要保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擦亮四川农业这块金字招牌,叫响“川米、川酒、川果、川菜、川茶、川药、川薯、川猪”等川字号品牌,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必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后保鲜和深加工,创制出具有四川地缘的独一无二的高、精、尖深加工产品。

段晓明认为,建立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现代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就需要实施科技培训,培养留得住的乡土农技人才。他建议各市州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利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技、人才、智力、信息等优势资源,通过专业培训、挂职锻炼、现场指导等形式,培养留得住的农业科技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职业农民以及农场主、专合社带头人等,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段晓明认为,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建立适合地方特点的科技合作机制,以科技引领农业产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他向与会者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并取得良好成效的“五级三方”、“四院六方”科技合作机制,“三化”模式以及“精准脱贫‘四步工作法’”、以“三促进”稳定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和农业产业扶贫的“三带”机制。

最后,段晓明在分析了影响乡村振兴的“撤点并校”“宅基地对农民建房的限制”“撤村并村加速乡村的消失”“片面理解土地规模经营”“教育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和“城乡缺乏双向的流动”六大因素以及需要注意的“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乡村小镇是我国乡村的未来出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的建设要发挥多功能性”和“加强乡土式、工匠式农村人才培育,并增加人才回乡吸引政策”五个问题后,向与会者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保护和发展好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提升为特色产业和精品产业;二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形成产业、生态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三是避免同业恶性竞争,走一村一品之路;四是发掘和传承乡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村镇;五是强化乡村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六是依靠科技力量,打造特色产业。

(院研发中心商希坤、院人事处龚一耘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