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办公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十四五” 及2021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来源:院办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2/5已阅览:7518次 分享到:

院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经报请院领导同意,现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安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安排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1年2月5日

附件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安排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1年,是“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深刻认识我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农业科技领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以生物技术、智能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制度、科技、人才之争。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这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业科技创新要准确把握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供给结构,进一步提升占领制高点、把握主动权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我省现代农业“10+3”产业发展,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更强科技支撑。这对我院而言既是巨大挑战,更是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要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奋力推动四川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这些对我院改革发展都是重大的利好,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强院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全院的战略任务,主动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全省农业科技进步排头兵、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三农”工作重要智库的作用,围绕院党委政治、业务、社会“三大目标”,深入实施院“五个四”发展思路,坚持“求实创新、兴农利民”院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秉持“人才为基、科研为本、成果为重、转化为要”和“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的理念,继续构建“团结和谐、大气包容”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强院建设“八大行动”,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强院建设,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贡献强大科技力量,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目标任务

到“十四五”末,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达到“7个100”的目标。创制目标基因明确、遗传背景清晰的核心种质材料100份以上,选育高产与优质、多抗与广适、营养与安全相结合的突破性新品种100个以上,研制高新技术与绿色配套技术100项以上,开发特色农业新产品100个以上,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00项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发表TOP期刊论文100篇以上。

二是成果转化进一步夯实,建成“1123”平台。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科技支撑,扩大推广“八有”工作法,建成10个国际合作基地、10个国省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20个院地共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院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30个“专家大院+乡村振兴讲习所”科技合作服务平台;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200项以上,年推广面积7500万亩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3~5个百分点。

三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推进,建设“3321”体系。即完成“3个1”(构建1个能服务于全省各级政府和农业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专家库,建成1个全院性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培育1个全院性的科技产品公用品牌);“3个10”(围绕“10+3”产业和乡村振兴需求建立10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转化全产业链服务团队,建成10个物化产品生产线,鼓励院属单位之间或和其他省级单位、企业建立10个产业联盟或相关形式的合作组织);“2个20”(构建20个“政产学研金服用”的产业发展研究院,建成20个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的目标;全院创新转化收入到2025年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

四是人才强院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3个1”目标。即:引进博士100名,培养青年领军人才100名,争取引进或培养1名院士;全院“学科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的学科建设构架更加完善,学科建设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目标,建设6~8个支撑引领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学科群,8~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科领域。

五是科研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建设“四项工程”和“一院一中心N基地”。高效推进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四川农业科研实验大楼、四川省海南南繁育种工程中心、院狮子山片区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四川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继续完善四川新都、邛崃、郫都、彭州和海南陵水等科研基地基础设施,切实提升利用效率,进一步改善院所科研条件,优化创新环境,提升院所发展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六是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思想政治建设得到极大增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和落实工作,深入实施“党建+”工程,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规范院基层党组织设置,按期进行换届工作。深化“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创建及“五好党支部”建设。继续在全院开展“党建六大提升行动”,实现全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和院党委行政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政治巡察和监督。院重大工程建设、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有效。深入开展党规党纪宣传教育,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得到落实。强化自我监督和约束,加强纪检干部培训,纪检干部队伍素质持续提高。

四、2021年重点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强院建设“八大行动”,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育种攻关和创新转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助推四川乡村振兴和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将2021年明确为院“科技成果转化年”。

2021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在科技创新上:创制目标基因明确、遗传背景清晰的核心种质材料20份以上,选育高产与优质、多抗与广适、营养与安全相结合的突破性新品种20个以上,研制高新技术与绿色配套技术20项以上,培育2个及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力争2个及以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农业科学观测站等,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项以上,发表TOP期刊论文20篇。

在成果示范推广上:启动实施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示范转化工程项目21个,开展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产业技术成套化示范,示范推广新品种30个,示范转化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30项,探索构建新模式10套,年核心示范面积600万亩次以上,辐射带动7500万亩次以上。

在产业发展上:实现全院创新创业收入6000万元,比2020年增加20%,其中:可支配收入达到3200万元,比2020年提高23%;知识产权转化收入1000万元,比2020年提高25%。所(中心)上交院科技成果转化收益300万元以上,比2020年增加19%,其中:从奖励其他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中上交190万元,比2020年增加19%。建设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团队5个。成立产业联合体或产业发展研究院5个。

2021年要深入实施强院建设“八大行动”,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强院发展行动,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提供人才保障。配合省委编办,做好事业单位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等相关工作,及时有效应对改革带来的矛盾问题。深入实施院“人才二十条”及其实施细则,发挥好人才基金作用,管好用活院人才公寓,加强所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人事劳资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造就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二是深入实施农业基础性科技行动,为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夯实坚实基础。立足农业科技创新公益性、稳定性、长期性特点,进一步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和基础性长期性农业科技工作,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接续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加大对收集的具有重要经济、科研和生态价值的种质资源的鉴评与挖掘利用,为推进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夯实物质基础;切实发挥国家农业科学观测站作用,持续开展土壤质量状况、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变化趋势、渔业生态环境、天敌昆虫、农产品品质和关键污染物残留等动态观测监测和数据收集分析等农业科研基础性工作,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夯实工作基础。

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行动,为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聚焦产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协同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重点实施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工程、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协同创新工程、藏粮于技科技创新公益工程、省财政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四大工程,扎实推进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推动全院学科发展和科研水平提升,力争在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卡脖子”技术研发上实现新突破,为加快推动我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四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转化支撑示范行动,分区分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任务,根据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各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差异,以“分院及产研院、基地、经营主体”三大类平台为抓手,以各级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因地制宜推进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隆昌和荣昌“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双昌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乡村振兴讲习所+专家大院”等各级平台的建设和培育工作,分类分区打造多层级、多形式的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平台,推动我院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探索形成常态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加快在各区域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板。持续发挥培育我省高级农业人才的摇篮作用,培育一批服务基层的“三农”人才队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五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产业推进行动,为强院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以“科技成果转化年”为主线,召开全院科技成果转化大会;统筹推进院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经营资产保值增值;强化产业化示范项目管理,做好知识产权转让和保护工作,促进经营性知识产权有效转化,提高转化效益;深化与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合作,联合共建产业发展联盟、产业联合体、产业发展研究院;强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进反哺科技创新,提高职工收入,全面提升我院产业化工作影响力,助推强院建设。

六是深入实施创新转化平台建设行动,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推进院四项工程建设,院1号综合楼安全加固及适应性改造项目实现竣工验收并建成投用;加强国家农业科学观测站建设,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争取更多国家农业科学观测站挂牌;推进农业农村部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力争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新都、郫都、彭州、海南南繁基地功能布局,加快推进邛崃基地建设。全面完成院信息化平台(一期)建设项目,高质量完成替代工程,不断提升我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管理质效。

七是深入实施“三农”智库建设行动,充分发挥决策参谋助手作用。深入实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新型“三农”智库建设方案》,依托全院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聚合院内外研究力量,切实发挥“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海外农业研究中心西南农业农村智库中心”等平台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三农”问题研究,回答时代课题,全面提升智库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天府农科智库”知名品牌。

八是深入实施国际交流合作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国际知名”强院建设。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的“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指示精神,创新开展好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始终坚持“三个走工作法”,“走上去”认真学习、借鉴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在继续加强对省委外办和科技厅等主管部门沟通对接的基础上,加强与省科协的对接联系,积极推荐院青年科技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广泛争取除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外专局等项目以外的青年人才培养渠道工作支持;“走出去”通过线上继续加强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等国际科研机构的对接联系,积极参与喜马拉雅大学联盟,做好选派我院科学家担任喜马拉雅大学联盟山地农业、遗传/生物多样性、生计与减贫三个领域专题组组长及推荐青年科技骨干任职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秘书等相关工作,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国际型专家;“走下去”全面调研、研判我省脱贫攻坚优势产业与国外农业科研机构战略合作需求可对接的空间,进一步提升我院国际合作工作水平。继续推进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南方试验站、中俄特色经济作物、中罗羊肚菌、中以现代节水农业、中克甜樱桃草莓、中波蓝莓等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等建设。全力推进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工作,谋划举办第三届国际山地农业研讨会,以联盟为平台,科学谋划一批国合项目,引进消化一批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联合研发推广,进一步提升我院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始终坚持抓好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重点完成“五个一”目标,即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落实、开展好庆祝建党100周年一系列活动、举办好一次党务干部培训班、完成一批院属单位巡察工作、开展好一批院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为抓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做好党建年度目标考核、党建述职和民主生活会工作。继续在全院开展“党建六大提升行动”和“党建六大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党建+”,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强全院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四好一强”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加强全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一次党务干部培训班,到红色革命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在全院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表扬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激发全院党员责任感以及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和院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强化日常监督和精准监督。持续督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对院属单位的巡察工作。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强化自我监督和约束,提高纪检干部队伍素质。及时组织召开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制定下发《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院领导班子成员任务分工》。组织全院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协助驻厅纪检监察组召开全院述责述廉会,完善处级干部廉政档案。

三是做好审计工作。召开2020年审计情况通报会和2021年审计工作会,完成院属5个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复查“十三五”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意见及问题整改情况。督促院属单位开展2020年度财务收支、重大专项资金的审计及完成审计报告的备案归档工作。完成蓉内12个基层工会经费的审计工作。

四是做好统战、工会、群团、老干部和保密工作。加强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外优秀人才的选拔和推荐工作,推进统战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开展工会活动,把工会办成职工之家,做好职工维权工作,为各项业务工作创造和谐环境。关心关爱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按照四川省国家保密局59项任务等工作要求,做好保密日常工作、涉密计算机、电子政务内网和网络信息安全等工作。加强职工保密意识和保密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全院职工保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