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尼泊尔农业专家作物生产技术与实践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顺利举行
发布单位:院合作处 发布时间:2023/9/12已阅览:3499次 分享到:

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委托,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尼泊尔农业专家作物生产技术与实践培训班于2023年9月11日在我院顺利举行开班仪式。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司司长叶安平先生通过视频致辞,高级协调员张亚辉先生、项目官员梁晓女士,尼泊尔农业和畜牧发展部规划、国际合作与协调司联合秘书Rajendra Mishra(拉詹德拉·米什拉)先生在线出席开班仪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雄先生出席并致辞。开班仪式由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陈沧桑主持召开。

现场参加开班仪式的还有尼泊尔农业和畜牧发展部马铃薯作物发展中心高级园艺发展官员Bijaya Kumar Giri(毕杰·库马尔·吉里)先生等一行十位培训班学员,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王军、副科长蒋俊,院作物所马铃薯专家何卫研究员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司叶安平司长在致辞中对此次尼泊尔农业专家培训班顺利开班表示祝贺!他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屈冬玉总干事曾在罗马亲自会见尼泊尔国家规划委员会委员Dil Bahadur(迪·巴哈都尔)博士,并商定将为尼泊尔农业专家提供培训。后经多方商定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承办此次培训班。他表示,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司一直站在促进南南合作的前沿,并积极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协同合作,此次培训就是该倡议的一部分!相信此次培训能促进马铃薯、生姜以及花椒等作物在尼泊尔提质增产。并预祝此次培训班圆满成功,祝学员们收获满满,为南南合作助力!

张雄副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充分信任,给我院承办本次培训班任务表示诚挚感谢!对远道而来的尼泊尔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对培训班顺利开班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本次培训班将聚焦马铃薯、花椒、生姜、西红柿等产业科技,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方式,让学员们充分了解到中国(四川)农业现代化技术、我院农业科研现状,共享四川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推动中尼两国农业科技友好合作。随后张雄副院长向参会嘉宾介绍了我院基本情况和国际合作工作开展情况。他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尼泊尔学员们能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尼泊尔农业和畜牧发展部马铃薯作物发展中心高级园艺发展官员Bijaya Kumar Giri(毕杰·库马尔·吉里)先生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首先对联合国粮农组织携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此次培训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尼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源远流长,包括在马铃薯栽培方面的合作;马铃薯是尼泊尔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各种因素产量不佳;中尼两国此前启动的马铃薯合作项目,为尼泊尔来带了中国的专家和优质种薯,极大地提高了尼泊尔的马铃薯产量。愿借此次培训继续学习中国的优秀农业实践!

开班仪式结束后,院作物所马铃薯专家何卫研究员为学员们讲授了本次培训班的第一堂课。他首先从马铃薯产业化的系统性、诸环节和多因素特性,中国马铃薯栽培区划,四川省马铃薯种植分布、脱毒快繁技术模式、脱毒种薯高效自动化雾培生产原理、种薯大田选择、马铃薯贮藏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的研究与发展》;随后又从马铃薯产量潜力、种植密度、种薯贮藏生理、品质和产量、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重点讲述了《马铃薯栽培生理的研究和应用》。学员们认真听讲并积极提问,何卫研究员逐一解答,课堂气氛十分良好。

我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尼泊尔有关方面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为持续深化中尼友谊和加强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增加两国人民福祉,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农科智慧。

(院合作处  蒋俊撰稿;院信息所  曲波供图;王军校对;陈沧桑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