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举办了玉米白斑病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专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及南方区各综合试验站站长与团队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玉米叶斑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等相关专家共30余人与会。
本次现场会由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肖卫华高级农艺师主持,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崔丽娜副研究员围绕玉米白斑病的发生情况,结合防控试验处理设计和效果,从品种抗性到防控技术详细讲解了玉米白斑病绿色防控的要点,上海交通大学王新华副研究员介绍了木霉菌剂、由木霉代谢产物加工的生物源增效酵液的功能、生防机理和应用技术等。
在40多个品种抗性鉴定试验田,专家评价认为生产品种对白斑病抗性差异明显,其中珍禾68、西抗18等抗性优良;在绿色防控试验田,专家一致认为化学药剂处理方案中效果最好的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分别为嘧菌酯、苯甲•嘧菌酯等处理,其中苯甲•嘧菌酯减量30%和农用助剂(“水到渠成”)同时处理的防效最佳,木霉、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防治药剂也有较为明显的防效。白斑病防控试验效果差异显著,试验规范符合要求,受到评审专家、参会人员及种粮农户的一致肯定,对玉米白斑病防控技术的提升、示范和推广工作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玉米白斑病作为近年来新发病害,自2021年在云南开始大面积发生以来,已迅速蔓延到川、渝、黔、桂、鄂等西南及南方主要玉米产区,重病田植株整株枯死,造成严重产量损失,发展势头迅猛。因此,防控玉米白斑病是西南及南方区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此次现场会的成功召开对实现玉米白斑病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院植保所 邹成佳 崔丽娜 撰稿;罗曦 校对;温静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