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由院遥感数字所与四川众行志合遥感数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联合举办“智数倍AD300智能插秧系统现场展示暨经销商大会”。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丁明忠,省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主任唐丹,院科技合作处处长周评平,院遥感数字所党委书记黄平,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严明宇、副局长阚建军,眉山市东坡区及彭山区农业农村局等领导莅临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种植大户、农机企业、农机经销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四川电视台、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发布等媒体,共计150余人齐聚现场,共同见证丘陵山地智能农机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推广”的重要时刻。
本次展示会焦点——智数倍AD300智能插秧系统,是院遥感数字所与四川众行志合遥感数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核心成果,其无需专业农机手的特点,解决了插秧季机手缺、机手贵的问题。目前AD300智能插秧系统已实现量产,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表现,在四川、江苏等省已得到认可和应用,实现订单130台。该系统凭借三大技术创新,实现了插秧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
秧爪耦合精准控制技术:融合北斗厘米级定位与AI动态算法,实时解析田块边界曲率,秧爪耦合地形自动独立控制,实现不规则田块满栽满插,复杂地块边界识别准确率高达98%,作业质量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
AI视觉识别技术: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田块边界厘米级识别,无需人工标记,就能自主可完成不规则地块和智能作业,彻底告别“人工补秧”,极大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准度。
增产型路径规划技术:作业效率提升20%,亩均增产5%,单台设备年创造经济效益超5万元,年节省人工成本2.5万元,填补了国内外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空白。
会上,牟锦毅书记在开场致辞中指出,AD300系统是省农科院以“新质生产力”突破国际技术封锁的重要成果,其三大首创技术,成功破解了传统农机“南方趴窝”“人工补秧”等痛点,真正实现“让农活更轻松、农民更富足”。牟锦毅书记强调,将以该系统为新起点,联合各方力量构建“智能农机生态圈”,全力推动四川从“农机应用大省”向“创新强省”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主任唐丹在讲话中指出,AD300系统的成功落地标志着四川实现了从“农机技术输入地”向“创新策源地”的华丽转身。未来将通过“模块化改装”进一步降低农户使用成本,并推动AD300系统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促使“智能农机+北斗导航+数据服务”成为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标准配置,为全国丘陵山区智慧农业提供可复制的“四川方案”。
在修文镇的不规则水田现场,搭载AD300系统的插秧机成为全场焦点,全方位展示了全流程智能化作业,自动完成地块搜索、路径规划、转弯调头及秧爪精准启停等一系列复杂操作。即使在面对田边锐角、曲边边界,凹凸边界时,其秧苗行列整齐度误差依然能精准控制在2.5厘米以内,展现出极高的作业精准度与稳定性。四川吉峰聚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用户代表高春英女士在分享AD300系统的使用体验时,言语中满是赞许,她表示该系统真正实现了智能驾驶,节省了一名专业机手,可根据作业环节自适应控制车速。且彻底解决了传统插秧“边角补秧耗时长”这一长期困扰农户的难题和痛点,以往每亩地需30分钟人工补栽的环节,如今依靠AD300系统自动精准完成。高春英感慨,AD300系统就像一支高效的“机器人兵团”,已然成为抢农时、提效率的核心力量,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
在答疑环节,院遥感数字所负责人黄平与AD300系统研发首席罗尤春高级工程师,就设备适配性、售后服务、补贴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全面且专业的解答,进一步增强了参会者对AD300系统的信心。种植大户代表陈元平先生在观摩后十分感慨,他表示通过直观感受,真切体会到了科技为农业发展带来的强大赋能。他希望AD300系统能够加快推广应用的步伐,让更多农户从中受益,助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此次展示会以“技术展示+场景体验+互动交流”的创新形式,全面呈现了智数倍AD300系统的创新性与实用性,成功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展示会标志着智能农机技术落地的阶段性突破,见证了“蜀地精机”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未来,随着“智能农机生态圈”建设持续深化,我们将以核心技术赋能农业生产,通过智能化装备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与质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院遥感数字所 张塬烽撰稿;付成平校对;黄平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