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4日,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朝武研究员邀请肉鸡体系首席科学家赵桂苹研究员开展肉鸡产业发展调研指导,四川鸡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畜科院家禽所所长余春林副研究员,四川水禽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家禽所副所长邱莫寒研究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2日至3日,专家团队先后走访了四川剑门优食谷食品有限公司、剑门关土鸡现代农业园区,实地考察了养殖基地与加工车间的生产运营情况,并对在剑阁县实施的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示范转化项目“剑门关土鸡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进行了指导。赵桂苹指出,“剑门关土鸡”作为西南地区知名品牌,必须聚焦特色品种培育填补种源空白,加快“剑门红鸡”配套系推广应用,强化全链条技术支撑提升生产效率。结合四川省“双羽协同”发展战略,杨朝武强调,四川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大省,发展白羽肉鸡产业对保障区域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4日上午,赵桂苹研究员受邀出席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并作题为《我国肉鸡产业现状与创新趋势》的主旨报告。报告聚焦国内外肉鸡生产格局变化,深入解读了基因育种等关键技术突破对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下午,专家团队到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舒鼎铭研究员、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马杰研究员就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等进行深入交流。各方表示要充分发挥体系和地方团队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切实服务西南地区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实现了科研与产业的深度对接,有效促进了科研资源与地方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了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构建,为四川打造西南肉鸡产业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畜科院 邱莫寒 供稿、供图;余春林 校对;杨朝武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