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院植保所王磊博士和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然博物馆窦亮馆员领衔的技术团队以及四川省广元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开展的广元市蝶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此次调查共记录到蝶类物种125种,隶属于6科17亚科77属。结合已有资料,广元市有分布记录的蝶类物种总数达到282种,隶属于6科23亚科130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和黑紫蛱蝶(Sasakia funebris)。本次调查结果以《广元市蝶类物种多样性调查》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四川农业科技》上(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SNYK202505032.html)。
野外调查发现的黑紫蛱蝶(王磊 摄)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蝶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能通过其生活习性反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此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广元市蝶类物种的分布状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团队采用样线法和网捕法,在广元市的6个行政区(朝天区、利州区、苍溪县、青川县、旺苍县、剑阁县)内共布设了14条调查样线,每条样线长约2km,对样线范围内见到的所有蝴蝶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详细记录。对于现场不易识别的物种进行了拍照和标本采集用于后续物种鉴定。
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类型中蝶类的分布存在差异。森林生境中蝶类物种最为丰富,达到77种;农田生境有56种;城乡生境和湿地生境分别有44种和38种。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广元市蝶类物种多样性丰富,但不同科和属的物种数量分布不均。人为干扰对蝶类的分布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受人为干扰的生境中也拥有丰富的蝴蝶类群。
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加强对广元市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监测和研究,特别是加强对灰蝶科等体型较小蝶类的调查工作。同时,团队还将结合生境类型、海拔梯度等因素深入分析蝶类分布规律,为广元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依据。
本次广元市蝶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也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调查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院植保所 王磊撰稿 罗曦校对 温静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