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四川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中战略腹地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种业振兴,高质量建设全国“夏繁高地”,补齐夏粮油、豆饲菜作物育种体系短板,打造“南繁三亚,夏繁阿坝”的种业发展格局,科技支撑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2025年7月25日至27日夏繁高地(马尔康)建设暨首届中国阿坝·夏繁科学家大会在阿坝州马尔康市拉开序幕。
会议以“科技赋能铸造高原种谷,夏繁高地赓续农耕文明”为主题,开展了基地现场考察,夏繁科技联盟成立大会,院士、专家夏繁大讲堂,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小麦育种天团”专题活动以及省领导巡视基地系列活动。共有院士、首席专家、夏繁科技人员、地市州农业系统相关领导等600余人参加会议,其中院士、专家夏繁大讲堂到场授课院士5人、线上授课院士3人、首席科学家3人。
7月25日晚夏繁科技联盟成立大会既第一届理事会顺利召开,会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涉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87家单位共同成立夏繁科技联盟。
7月26日夏繁高地(马尔康)建设暨首届中国阿坝·夏繁科学家大会在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嘉绒农耕文化博览馆(夏繁科学家大会永久会址)召开。会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阿坝州委书记徐芝文代表阿坝州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会议是阿坝建州以来出席院士和科学家最多、专家学者参与面最广的一次高规格农业科研盛会,在阿坝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并对参会领导、院士、专家、来宾表示感谢与欢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发布和解读了夏繁科技联盟Logo,并表示将以Logo 面向全球宣传和推广夏繁高地,以开放姿态拥抱合作,以实干精神践行使命,为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种业芯片。
会议还举行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第三轮合作;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阿坝州政府签署第二轮合作;中国种子协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阿坝州政府签署三方合作;中国蔬菜协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阿坝州政府签署三方合作等协议签署仪式;举行了夏繁科技联盟揭牌仪式并为五家联盟理事长单位授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李宇飞发布了四川种业振兴行动重要举措。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刘菊蓉发布了7个高原农畜科技成果。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在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种业是国之大计,是核心产业,要将其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强化具有自主产权的优良品种的培育。中国农科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之前开展的系列活动取得了系列成果。2025年是种业振兴的关键之年,在此之际双方再次签署合作协议,将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云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四川是农业大省,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五大牧区之一、四大育制种省份之一,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要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三轮合作协议落地实施,在聚焦“三农”最前沿科学问题上下功夫,在坚持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奋力谱写四川农业科技事业的新篇章。
会后,胡云副省长、徐芝文副省长一同视察我院夏繁科研区,牟锦毅书记、刘永红副院长及我院相关专家将夏繁高地建设及夏繁科研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胡云副省长、徐芝文副省长对夏繁科研进展和基地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会开幕式后,举行了“夏繁”院士、专家大讲堂,围绕夏粮油、豆饲菜作物育种体系进行了专业而精彩的报告。午间,四川电视台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成果、产业链难点与协同突破、未来方向与夏繁体系作用三方面对“小麦育种天团”进行专题访谈,并在会议期间播放了“小麦育种天团”宣传片,天团”成员集体亮相。
7月27日召开了夏繁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10位青年科学家围绕育种前沿技术、新品种培育推广等方面进行了专业而有深度的报告。
大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天府夏繁现代种业园(夏繁基地)的建设工作以及夏繁科研工作即将迈入全新的台阶,四川种业的发展将进入新的高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目标将更进一步。同时也为构建“南繁三亚,夏繁阿坝”种业新格局奠定了有力基础。
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院党委副书记张雄、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丁明忠、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永红、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蒲宗君出席会议,院机关各处室副处级以上领导与院属各单位领导及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人民论坛、农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发布等多家国省级媒体聚焦此次盛会,截止目前大会累计点击量突破290万余次,点赞量更是超1.5万余次,会议热度持续不减。
(院基地基建处 侯杰川 撰稿;张越 校对;鲜小林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