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科技赋能 推动宜宾花生与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单位:川南分院 发布时间:2025/9/1已阅览:3238次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市委方书记在“连心共赴现代化”行动中调研观音镇群众村时提出的“支持花生产业发展”要求,近日,由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和川南分院联合主办的“宜宾市花生单产提升现场展示会暨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会”在叙州区成功召开。会议通过现场观摩、模式总结、技术培训与研讨交流,凝聚发展共识,明确实施路径,扎实推动调研指示精神落地见效,助力花生产业提质增效和现代化发展。市、县(区)相关部门、企业、协会及种植大户等80余人参会。

在叙州区樟海镇岷江社区的千亩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通过“田间现场演示+技术讲解”的方式,集中展示了多款适用于丘陵地区的花生农机具,并现场进行了机械化收获与选果演示,全面呈现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在“节本增效”和推动花生规模化种植方面起到的重要示范带动作用。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机械化不仅大幅提升了花生播种、收获和选果效率,更有效缓解了关键环节“用工难、用工慌、用工贵”等瓶颈问题。该基地由川南分院、叙州区农业农村局、樟海镇人民政府等联合打造,采取“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花生平均亩产量达250kg,较全市平均亩产量(177kg)提高41.24%,示范成效显著。

在观音镇银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与会代表详细了解了银皇公司“公司选品-种子配发-签订订单-公司收储”一体化经营模式。该模式有效连接了市场与农户,通过订单农业稳定收益预期,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激发了种植积极性,是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落实“连心共赴现代化”行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有机衔接的具体实践。同时,代表们还现场观摩并品鉴了川南分院选育和引进筛选的16个花生新品种(系)及16个马铃薯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品质特征等方面各具特色,为我市优化粮油作物品种结构、提升单产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多样选择,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随后还召开了花生产业发展研讨及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座谈会。会上,川南分院两位专家分别就“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作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详实、深入浅出,重点针对宜宾花生和秋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和实用的技术指导,为全市花生和秋马铃薯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唐春海就晚秋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指出要大力发展“花生-秋马铃薯”高效轮作模式,科学选配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切实保障轮作成效;同时,要推动规模化经营,发挥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川南分院党委书记张英指出,川南分院作为全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方书记指示要求,聚焦花生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持续加强新品种选育引进、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集成创新以及示范推广工作,特别是在推行“大豆(花生)/油菜-秋马铃薯”等高效轮作模式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和种植效益,为保障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宜宾市在落实“连心共赴现代化”行动、推动花生及马铃薯产业实现“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提品质”目标上迈出关键一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合力,将对全市花生产业乃至粮油生产整体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川南分院   撰稿:唐明,审核:詹映红,审签: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