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乌干达国家作物资源研究所(NaCRRI)成立75周年庆典在该国 Namulonge地区举行。作为中乌农业科技合作的关键力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受邀参与此次盛会—院非洲(乌干达)工作站站长舒小丽、副研究员龙文靖现场出席,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所长蒋开锋通过发送正式贺信的方式,向庆典致以热烈祝贺,彰显双方深厚合作情谊。
本次庆典汇聚全球多方重要力量,共同见证乌干达作物资源研究领域的里程碑时刻。其中,乌干达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部长 Hon. Frank K. Tumwebaze以主宾身份出席;乌干达国家农业研究组织(NARO)总干事 Yona Baguma、NaCRRI 研究所所长Titus Alicai 等本土科研领军人物全程参与,为庆典注入专业力量。此外,英国、日本驻乌干达使馆代表,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发展伙伴,以及乌干达当地高校代表、地区议员等也受邀参会,各方围绕农业科技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度对话,为乌干达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期间,院非洲(乌干达)工作站站长舒小丽受邀参与纪念册签名仪式。在 Christine Elong 的组织下,舒小丽代表中国科研团队落笔签字,以文字形式将中乌农业科技合作的成果与愿景留存,成为双方交流史上极具意义的见证。签署仪式后,舒小丽、龙文靖还与乌干达农业部门官员、科研机构代表及其他参会方共同拍摄集体合影,进一步拉近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乌干达农业科研体系的距离,为后续合作奠定更坚实基础。
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在贺信中指出,依托与 NARO 的合作框架,双方以 NaCRRI 为重要平台,稳步推进水稻种质资源交换、科研能力建设、技术知识共享等合作事项,为乌干达水稻产业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未来将继续以 NaCRRI 为纽带,深化在水稻研究与产业发展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乌干达稻作农业食品体系转型升级,助力当地民生改善与粮食安全保障。
院非洲(乌干达)工作站自设立以来,始终以搭建川乌农业科技资源高效对接桥梁为核心使命,在作物品种改良、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科研人才联合培养等关键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务实合作。工作站累计引进适配乌干达本地生态条件的作物新品种 200 余个,系统开展作物品种筛选试验及高粱、高丹草育种研究,成功助力 3 个谷子品种通过乌干达国家审定;同时积极推广杂交水稻、优质高粱、高产小米、辣椒等优势作物,配套集成 10 余项标准化种植技术,全方位赋能当地农业生产。通过精准引入 “中国方案” 与 “四川经验”,工作站不仅有效帮助乌干达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更从品种改良、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等多维度为当地粮食安全筑牢坚实防线。此次受邀参与 NaCRRI 成立 75 周年庆典,既是对院非洲(乌干达)工作站在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与农业科技推广领域丰硕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中乌双方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将迈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新阶段,为后续拓展合作边界、提升合作质效奠定了重要基础。
(院水稻高粱所 龙文靖撰稿;王军校对;周评平审核)

院非洲(乌干达)工作站站长舒小丽在纪念册签名

参会代表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