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减损就是促增产。为提高大豆机械化收获水平,降低大豆机械化联合收获损伤率,实施好四川省揭榜挂帅“耐荫早熟宜机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项目,2025年11月12日-13日,杂粮机械化研究岗位团队、四川省农机院高级工程师程方平、农艺师罗俊、唐欢等一行人在南充市西充县开展大豆机收作业试验示范,并参加了揭榜挂帅项目选育新品种的测产现场会。
针对四川大豆收获期植株、籽粒含水率偏高,底荚位置偏高等特点,团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立足我省稻麦联合收割机保留量大的现状,以久保田PRO758Q联合收割机为基础,对收割机的割台、脱粒滚筒、凹版筛、振动筛和传动系统等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和改进,优化了割台离地间隙、滚筒转速、筛分风速等关键参数,并对整机进行了试制改装。11月12日,团队成员前往西充县春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田间开展大豆联合收割机田间试验,各项作业质量明显优于未经针对性改装的机具,损失率、损伤率达到相关作业标准要求。11月13日,团队在测产现场会上展示了改进机型,其作业效率和质量受到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充市农业农村局、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南部县农业农村局和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领导、专家,以及乡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代表等参会人员的一致肯定。
下一步,项目组将围绕项目任务及试验结果继续优化改进收获机具,提升作业质量,集成适宜四川特色的稻麦联合收割机大豆收获作业快速改装技术方案,为区域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



(省农机院 唐欢 撰稿;梅林森 校对;郭曦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