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种业质量安全与标识全程溯源支撑体系建设项目成果推介活动在北京举办,院作物所业务骨干参会并系统学习了种业质量安全领域最新标准、技术成果与应用方案,为相关业务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聚焦行业核心需求,兼具权威性与实用性。在种子质量标准修订要点解读环节,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种子检验处晋芳副处长对《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修订情况进行了深度讲解,明确了水稻、玉米等作物种子关键指标提升新要求。品种DNA指纹检测技术与公共平台应用展示环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易红梅研究员详细介绍了SSR、SNP等检测方法、操作要点及全国DNA指纹库的查询比对功能。该技术落地后,可快速精准鉴定品种真实性与纯度,防范品种侵权等问题,强化品种知识产权保护能力。通过农作物种子认证技术成果介绍,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种子检验处金石桥处长阐述了认证“四核查两检验”核心流程及11类作物的认证标准。种子成份快速检测设备现场演示环节,展现了“背包实验室”半小时内完成田间检测的高效优势,通过该技术可提升种子监管效率,为生物育种相关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院作物所将结合业务实际,推动新标准落地执行、新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品种保护与风险防范能力,为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院作物所 杨麟 钟小娟 供稿;王秋英 校对;段朝俊 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