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四川“十四五”牛育种攻关工作会暨牛育种芯片发布会在巴中市隆重举行。副市长屈琳杰出席会议并发布“空山牛1号”50k育种专用液相芯片。
为贯彻落实国家生物育种技术攻关重大战略部署,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牛业科学研究所牵头与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肉牛科研团队建立联合攻关团队,成功研发了空山牛本品种选育50k液相芯片“空山牛1号”。该芯片的基因位点分布均匀,分型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高于99.7 %和99.2 %;性价比优,检测周期从72 h缩短至最低24 h,单日可检测样本上千个,远超常规进口芯片检测通量和效率,单样本的分型检测成本较常规芯片降低约50 %以上;可实现牛的早期选育,能将空山牛育种周期缩短10~15年、育种成本降低约40 %。
会上,同步发布了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牛业科学研究所研发的10k“蜀宣1号”蜀宣花牛本品种选育液相芯片和50k四川普通牛品种鉴定液相芯片。巴中市委人才办向巴中市肉牛创新团队授牌。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之盛;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左之才;四川肉牛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易军及13名岗位专家,四川“十四五”牛育种攻关首席、研究员付茂忠及4名岗位专家出席会议。巴中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洁明出席会议并致辞,市农业农村局、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协会负责人出席会议。
(巴中分院 吴长凤撰稿;吕伟丽校对;李林祥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