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2025年院中试熟化项目“川北茶区茶园高值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落地执行,促进科研成果在产区的快速转化与应用,9月24日,项目负责人、茶叶所加工中心主任刘飞副研究员带领专家组一行四人,前往巴中市通江县产茶大镇—兴隆镇,开展茶叶生产技术专题培训。巴中市通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通江县教育科技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通江县兴隆镇的茶企代表、专业合作社骨干和种植大户等一线管理与技术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
培训会上,王云研究员立足全省茶产业发展全局,深入剖析了当前四川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紧密结合通江县的区域特点与产业基础,为当地茶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刘飞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工夫红茶品质特征、标准化加工工艺与核心技术参数,重点针对工夫红茶品质弊病进行了根源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与改进措施;王小萍研究员则聚焦于茶园管理的核心环节,详细讲授了以优质、高效为目标的现代化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蒲德强研究员则围绕茶园生态安全,重点介绍了茶园常见病虫草的准确识别方法和为害规律,以及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强调了茶叶安全生产与品质保障的重要性。
通江县是川北地区重要的高山生态茶区之一,茶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方面优势显著。本次培训盖了茶叶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内容针对性强,注重实操应用,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收获丰富,对未来茶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此次培训为提升通江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png)


(院茶叶所刘 飞撰稿;张 娟校对;陈艳玲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