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简介
来源:蚕业所办公室发布单位:院蚕业所 发布时间:2015/8/5已阅览:13743次 分享到: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千年绸都”南充市内,其前身为1936年成立的四川省蚕桑改良场,1996年起更为现名至今。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0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4人、助理研究员20人,博士6人、硕士17人。下设家蚕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桑树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中心、现代农业装备研究中心、蚕病防控与健康养殖研究中心、蚕桑资源利用研究中心、牧业研究中心、蜜蜂研究中心、科技信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主要从事优质高产桑、蚕、牧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种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现代省力化蚕桑设施设备研发与推广应用、桑蚕重大疫病防控、蚕桑智能化管理与生产、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开发、蚕桑生物技术等研究。是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特殊性状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蚕养殖设施设备岗位科学家、南充综合试验站和四川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桑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特种蚕品种选育岗位专家、蚕疫病防控与饲育技术研发岗位专家以及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蚕桑麻项目首席专家的技术依托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开展科学研究1000多项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部、省级成果奖107项次,获国家专利授权70余项、农业标准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3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4部。先后培育优良蚕桑新品种45个(对),成功研发蚕业新机具、高效新蚕药、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50余种。实现了四川省蚕品种的五次更新换代,全省良桑覆盖率80%以上;研制成功的智能型自动化养蚕机、蚕种智能催青测控系统等20多种现代蚕业新机仪和10多项蚕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大部分被鉴定为国际领先、国内首创。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为四川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委书记:张友洪   所长:刘刚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合众街97号

电话、传真:(0817)2222642         邮编: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