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研究所
家蚕育种专家--周安莲
来源:蚕业所发布单位:院蚕业所 发布时间:2014/5/19已阅览:7372次 分享到:

周安莲:女,汉族,1973年6月生,四川泸县人,1998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副研究员。1994年至1998年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学习,毕业分配到蚕业所育种室工作,2005年12月至2010年8月任所科技科副科长(主持工作),2009年至今任所科研党支部书记,2010年8月至今任所科技科科长,2010年至今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在职农业推广硕士学习。所纪委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2010年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2011年所“先进个人”。

先后主持主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项,主持院青年基金项目2项,南充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主研的国家攻关、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省农作物育种攻关、省财政基因工程等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共获成果奖2项:“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项目获200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南充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均排名第七);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切桑机”(200820223520.9)、“养蚕用超声波加湿器”(ZL2010 2 0662375.1);在《蚕业科学》、《西南农业学报》、《中国蚕业》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四川省蚕丝学会优秀论文奖3篇,获南充市优秀论文奖3篇。和课题组一起利用保存的300多个蚕品种资源,运用单交、顶交、杂交育种、纯系分离、回交、多雄杂交、多元杂交组配、辐射育种等多样化的育种技术手段在蚕品种培育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先后育成了7对春用、春秋兼用、中秋用、夏秋用及特殊用途蚕品种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并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新增经济效益15亿多元,育成的新蚕品种在全省应用面达60%以上,其选育技术与经济性状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为我省蚕品种四次更新换代和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品种,使蚕茧产量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近几年育成的具有重要形态特征的彩色茧品种、灰黑蛾品种、三眠蚕品种、限性茧色品种、限性斑纹品种、细纤度品种等一系列特殊用途新蚕品种在国内外率先实现幼虫雌雄分养,茧色分辨雌雄,蛾色区分品系,蚕茧雌雄分缫,最终达到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杂交率和生丝质量的目的,并为实现天然彩色丝绸提供了品种储备,居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