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研究所
国家蚕桑体系岗位科学家--肖金树
来源:蚕业所办公室发布单位:院蚕业所 发布时间:2014/5/19已阅览:9119次 分享到:

肖金树,男,汉族,重庆市人,1958年4月2日生,中共党员。西南农业大学蚕桑本科毕业,农学学士。曾到日本山梨县蚕业试验场进修蚕桑专业。二级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农作物育种攻关蚕桑课题组首席专家,《蚕业科学》、《四川农业科技》编委。

近5年来在《蚕业科学》、《丝绸》、《西南农业学报》、《中国蚕业》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4篇,其中核心期刊26篇;获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2008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10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3),2011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2),2011年获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3),2011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3),2013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2);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育成新蚕品种7对,其中:通过省级审定5对,参加省级鉴定2对;育成的新蚕品种应用面积达到全省的60%以上,新增经济效益60613余万元;在创新团队建设中培养中高级专业科技人才14人;2011年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光荣称号,2012年获南充市科技发展突出贡献奖光荣称号。

在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中,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特别是国家攻关、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省农作物育种攻关、省财政基因工程等重大课题;利用保存的300多个蚕品种资源,运用单交、顶交、杂交育种、纯系分离、回交、多雄杂交、多元杂交组配、辐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多样化的育种技术手段在蚕品种培育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先后育成了14对春用、春秋兼用、中秋用、夏秋用及特殊用途蚕品种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这些品种除了普通家蚕品种外,还包括彩色茧品种、三眠蚕品种、限性茧色品种、限性斑纹品种、细纤度品种等一系列特殊用途蚕品种。近五年来共育成了7对春用、春秋兼用、特殊用途及强健性蚕品种,其中4对通过省级审定并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为四川省蚕品种更新换代和蚕桑产业提供了优良品种,育成品种的综合经济性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蚕茧产量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研究推广多项新技术,研究集成桑果酒、桑枝食用菌、桑叶茶、蚕沙枕、多功能丝绵等蚕桑高附加值综合开发技术应用于省内外并为南充和省内20多家企业提供直接技术服务。推广优质高产省力化养蚕新技术、蚕桑高附加值综合开发技术,为四川乃至全国蚕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