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蚕业所坚持创新发展,以大食物观引领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升级赋能,深度发掘蚕业资源优势,助力传统蚕业延链发展、质效齐升。2024年11月14日,院蚕业所药用僵蚕及桑饲料化利用创新成果在CCTV-17农业农村频道《天府粮仓》五集系列专题片之四“创新”专集中播出。
近年来,院蚕业所家蚕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以实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引领,瞄准蚕桑产业发展“难点”“堵点”,紧盯市场需求,按照挖掘种质资源、创制核心材料、培育突破品种、研发新技术新模式、“四新五良”并举的攻关思路,重点开展家蚕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分类评价、茧丝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解析、特优茧丝资源挖掘、突破性蚕品种培育、高效配套技术研发、新型经营模式和机制等研究。针对四川菲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饲养僵蚕的品种和技术需求,该团队通过种质资源深度挖掘、新育种素材创制,以现代生物技术和经典育种方法相结合为手段,培育出个体大、致病力高、耐粗食的僵蚕适应性品种,同时研发高效配套养殖技术。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为该公司实现提质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撑。
桑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全,各种氨基酸比例适当,被誉为优质全价蛋白源,可与“牧草之王”苜蓿媲美。开发饲料桑,以桑补粮,对缓解人畜争粮矛盾,维护粮食安全,弥补饲料蛋白供应不足具有重要意义。桑中富含类胡萝卜素、1-脱氧野尻霉素、桑黄酮、桑多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以桑为饲料,对提高饲养动物机体免疫力,减少或免除抗生素的使用,改善畜禽产品的品质和风味,发展优质特色畜牧业意义重大。
2018年6月,农业农村部将饲料桑、构树等列为重点非粮蛋白饲料资源;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启动“优质青粗饲料开发利用示范”,将饲料桑、辣木等木本饲料纳入支持范围。最近,在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粮油生产保障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支持饲料桑等区域特色饲草收储利用”。蚕业所饲草研究团队经年累月,潜心饲料桑研究,育成了系列专用饲料桑品种,研发了配套的轻简省力化高效栽培及加工、饲用技术,发布了桑的饲料化利用技术规程,相关技术获多项专利和软著权保护,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院蚕业所 左艳春 撰稿;张浩仁 校对;张友洪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