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凤,女,研究员。1991年6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从事家蚕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保育工作至今。2011年获第九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8年起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2022-2026年);第七届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工作以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7项(国家级2项、省级9项、地厅级6项),其中主持14项、主研2项、参加1项。出版专著1部;负责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核技术部分中“家蚕辐射诱变育种”词条工作。在《蚕业科学》《西南农业学报》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研究论文52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南充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育成并通过省级审定的家蚕新品种4对,成果登记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