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办公室
甘薯病毒病抗性的双列分析
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05/1/27已阅览:1074次 分享到:
甘薯病毒病(SPVD)是由甘薯feathery mottle potyvirus (SPFMV)和甘薯Chlorotic stunt crinivirus (SPCSV)的双重感染和协同互作引起的;并且引起西非甘薯产量减产98%。本研究确定了甘薯对SPVD抗性的遗传,并评估了遗传方差的特性。采取半双列杂交方式,用对SPVD反应不同的10个亲本无性系进行杂交,形成了45个半同胞家系。用前述两种病毒SPCSV 和SPFMV对这些家系进行嫁接接种,以引发病毒病,并于1998-2000年在乌干达Namulonge地区的两个地点,采取完全随机组设计评价了这些家系的抗性,在对SPFMV和SPCSV所作的血清学评定中,病症蔓延抗性和最初系统病毒病症状的复原情况表明了抗性基因型的特性。遗传成分分析表明,SPVD抗性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具有显著的效应。GCA与SCA方差成分比率也较大(0.51~0.87),因此GCA效应比SCA效应更重要。抗性亲本显示出较高的GCA效应,说明在病毒病抗性和病症复原的遗传方面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狭义遗传力(31~41%)和广义遗传力(73~98%)达到了中高水平,这表明采用群体选择育种技术可以收到甘薯病毒病抗性的快速遗传增益。New Kawogo 和Sowola这两个基因型具有较高的负向一般配合力效应,并在特定杂交中产生了几个家系;这两个基因型是提高甘薯病毒病抗性和恢复能力的希望亲本。研究表明,甘薯病毒病抗性可以用具有高抗水平和感染后具有较强复原力的亲本来遗传给优良品种。关于SPVD抗性的进一步研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从甘薯野生近缘种(I.cairica和I.involucra)中把抗性基因导入改良品种;2.改进快速鉴定基因型的方法并定义快速复原基因型的筛选条件;3.确定SPVD抗性和复原力的上位性效应和其显薯性,以及这些效应是否可用于抗性育种;4.确定SPVD抗性的机理。
关键词:甘薯病毒病;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