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办公室
到广袤田野里去放飞科技助农增收的梦想
发布单位:院党委办 发布时间:2016/10/13已阅览:12410次 分享到:

到广袤田野里去放飞科技助农增收的梦想

——四川省农科院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

  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按照省委部署及省直工委实施方案,我院从今年5月起,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的热潮,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有力推动了工作。现总结汇报如下:

  • 工作进展和成效

四川省农科院现有基层党委16个(其中机关党委1个,蓉内研究所党委11个,蓉外双重管理的研究所党委4个),基层党支部65个(其中蓉内49个,蓉外16个),全院党员1009人,现有在职职工1327人。

省上把我院列为这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试点单位,体现了对我院的重视和支持。为此,院党委认真研究制定了既符合省上要求,又具有农科院特色的具体实施意见及实施方案,强化领导,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各项“规定动作”;同时,结合我院实际,突出农业科技工作的特点,在“自选动作”上,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特色实践活动,及时把学教成果转化成为四川地震灾区农业恢复重建和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目标,特别是用农业科技支撑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动力。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落实领导责任。5月15日下午,我院召开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了省委动员大会精神和省直机关工委的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全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提出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转变作风,推动工作”的具体要求。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宋全安任组长,院党委副书记吕火明任副组长,其他院级领导为成员的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院机关党委书记郑林用兼主任的活动办公室。确定了院领导分别联系指导院属16个基层党委,并把土肥所和信息所作为我院主题教育活动示范点。院属16个基层单位党委也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点面结合,责任分工明确,安排细化有序、主题教育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使我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指导方针明确,起步扎实,开局良好。

二是深入学习讨论,提高思想认识。院党委、机关党委(支部)及各直属单位党委,都紧密联系当前全省工作大局和院、所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实际,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大会、职工大会等方式和采取集中学习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同志深入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了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王东明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南,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和当前我院科技工作中心任务进行思想发动和学习讨论,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了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的目的,为推动我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谱写农科院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三是领导带头宣讲,发挥引领示范作用。6月9日,我院隆重举行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宣讲报告会。全体院领导、院属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院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机关离退休支部书记和退协负责人共8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李跃建院长、宋全安书记率先垂范、带头宣讲,其他院领导也结合各自专业和分管工作作了精彩宣讲。院领导紧扣主题,畅谈了对实现中国梦、四川梦、农科院梦、个人梦的认识和体会。同日,院机关党委也召开了机关全体职工参加的主题教育报告会,各处室主要领导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院属各单位也广泛开展了宣讲。通过宣讲活动,使“中国梦”在全院产生了强烈共鸣,更加深入人心。广大职工反映,整个宣讲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实在,形式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感召力和实效性强,激发了大家为谱写中国梦、四川梦及农科院篇章贡献力量的热情。

四是强化宣传效果,营造良好氛围。我院高度重视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要求各单位认真制作宣传专栏,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省委及省直工委的要求等用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出来。在院域网上开设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专栏”,及时采写和报道了各单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进展、做法、亮点和成效,营造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良好舆论氛围,唱响了谱写“中国梦—农科院新篇章”的主旋律。院域网上各单位上传相关信息70余条,其中已有2条信息被省直工委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采纳并转发到省直机关各单位。

五是建章立制,改进工作作风。我院强调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摆到突出位置;强调既要胸怀全局,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既要谋大事,又要办实事,把实现“中国梦”、“四川梦”、“农科院梦”与圆职工的梦想有机合起来,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在为“三农”、为科研工作搞好“两个服务”上狠下功夫,有力促进了我院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省政府今年下达我院目标任务的落实、进展情况顺利,绩效显著,有的已提前或超额完成了任务。

在完成省委关于主题教育规定动作的同时,我院紧密结合科技助农富农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

一是举办演讲比赛,注重群众参与。6月21日,我院成功举办了以“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中国梦农科院篇章”为主题的科技人员、干部职工演讲比赛,从各单位初赛中脱颖而出的16名参赛选手,有的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憧憬个人梦想,描绘事业梦想,展望国家、民族梦想,生动表达了我院科技人员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展示了新一代“农科人”爱党爱国爱四川、乐于奉献的精神风采。

二是开门搞学教,同心共筑中国梦。院植保所党委组织全所职工到该所在蒲江县建设的病虫害防治专家大院与当地群众一道开展了“在农业基地畅谈强国强省强院理想,到广袤田野放飞科技助农增收梦想”为主题的大宣讲大讨论;肩负科技保障食品安全重大职责的院测试中心组织开展了以“创新之光点亮梦想成真”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效果也很好;院科技处、合作处开展的“创新驱动发展、科研支撑产业”、“实践兑现诺言、放飞托起梦想”学习教育活动等,也都富有特色和启迪。为配合学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红色经典电影主题展播活动,受到职工及家属普遍欢迎和好评。院离退休处组织机关退休处级干部赴贵州遵义参观遵议会议会址和娄山关战斗旧址,现场学习讨论,收到很好的效果,老党员、老同志表示要坚定理想念,做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支持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

三是发挥我院科技优势,促进芦山地震灾区农业恢复重建。芦山“4·20”特大地震抢险工作结束后,李跃建院长及时率领由相关专业领域32名科研骨干组成的专家组,奔赴雅安市和芦山、天全、宝兴、雨城、名山5个重灾区县实地考察调研农业生产受损情况及恢复重建工作、征集灾后农业恢复重建主要产业技术需求,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农业科技援建工作方案。院信息所还专门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13人的规划编制队伍,承担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任务。院领导、专家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群策群力为芦山地震灾区农业恢复重建出作贡献的做法和作风深受当地党政和干部群众好评。《关于确保地震灾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建议》得到省委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表扬。

四是送科技下乡,帮助农民增收。我院在继续抓好科技成果进千村入万户,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同时,今年又把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放到了我省老少边穷地区和民族地区,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了对甘孜州、阿坝州、通江、宣汉、木里、峨边等地区科技助农致富的力度。进一步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这些地区帮助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开展科技致富项目,进行现场技术咨询、指导、培训和新产品展示,引导农民树立脱贫致富达小康,核心要靠科技的新观念,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五是加强院州合作,促进藏区发展稳定。为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藏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及6月18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6月27-29日,李跃建院长率项目专家赴甘孜州丹巴、道浮、泸定等县,实地检查了今年院州农业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与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共商了进一步深化院州紧密合作,提升农业科技合作水平的新思路与新举措,确定了围绕“扩面、提质、深化”的总目标、重点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粮油产业提升基地”、“重要产业种子种苗支撑基地”三大工程项目、打造资源整合、产业突破、产村相融“升级版”的院州合作的新举措和新模式。5月22日,院机关党委书记郑林用博士专门与来我院访问研修的8名藏区“双百人才”工程学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形成了实现“中国梦”必须以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笫一要务,依靠科技助农增收奔小康的共识;了解了目前藏区急需支持的农业科技项目,探索了我院与康巴藏区加强合作的方式。藏区学员表示要珍惜这次学习培训机会,增强维护藏区稳定的敏锐性和责任感,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藏区科技助农增收、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出更大贡献。

总体看来,通过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使我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受到了深刻教育,加深刻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本质内涵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重要论述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深化了对省委提出的“三个战略”、“两个跨越”的理解,达成了对我院抓“创新、转化、人才”三管齐下,谱写“中国梦”、四川梦农科院篇章思路和举措的共识,坚定了作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促进者的信念,达到了“思想进一步统一、正能量进一步凝聚、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进一步推动”的目标要求,为即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 我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重点抓好所(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提高。

在措施上:一是做到“三个必须”,即:凡是院里举行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参加;凡是院里下达的学习教育任务,必须按要求限期完成;凡是有关学习教育工作进展的信息必须及时反馈;二是通过采取院领导分工联系所(处)和派督查组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指导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以推动各部门、单位在转变作风和加快发展上取得实效。三是将这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纳入今年院对各部门、单位的目标绩效考核。

(二)总结成功经验,构建长效机制。

我院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注重实际、突出特色、面向群众、开门开放、典型示范、统筹兼顾、推动工作等做法取得明显成效,值得认真总结推广。同时,我们在基层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建立完善制度、增添措施。为巩固和发扬这次学教活动成果,我院正研究建立与群众路线教育相衔接、相匹配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1、创新转化机制;2、人才引进培养机制;3、科研推广条件保障机制;4、管理服务机制;5、科研院所文化建设机制;6、党群共建机制。

(三)正确把握发展强院与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有机统一。

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中,十分强调大局观和执行力,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跨越”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牢抓住以提升科技创新引领、驱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带动我省农村经济产业链发展,以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这三个关键,进一步为“三农”服好务,为我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作出更大贡献,并努力加快实现强院目标,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实现职工富裕的梦想。

  三、建章立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农业科技支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为我院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在农民增收上,现在政策支持、财政转移支付、劳务输出和经营等措施的效应和作用空间已经很有限了,今后必须主要依靠科技来助农增收。为此,我院巩固、深化、扩展这次主题教育活动成果,研究制定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农业科技支撑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强调突出重点、调整布局,增添措施,整合优势学科和人才,优化创新和成果转化方向,大力实施四大科技增产增效工程,推动我省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优势学科创新提升工程

我院将集中主要资金和优势力量,强化优势学科建设,突出创新重点,注重研制农民增产增效的突破性新品种、新技术。一是力争育成比现有当家品种增产8%以上、品质达到国颁优质专用标准、抗病抗逆性强、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薯类突破性新品种和蔬菜、果树、茶叶、蚕桑、高粱、花卉、棉花、中药材、水产、饲草、烟草、豆类等专用新品种;二是着力突破高产高效耕作模式与栽培、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与生态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现代节水农业、低碳农业、农产品质量检测、水产健康养殖、野生鱼类驯化等关键技术,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等关键配套技术,更好地发挥农科院在推动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新兴学科培育工程

我院将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加快与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相关的新兴学科发展,实施“新兴学科培育工程”。一是大力发展“十一五”培育的农产品加工、烟草、饲草等新兴学科;二是重点培育花生、蔬菜、中药材、蓝莓、能源植物、热带作物、油橄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与共性技术等新兴学科;三是在生物技术、遥感技术、信息技术、航天诱变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大力引进培养具有国际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拓展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水平,把新兴学科建成具有四川区域特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学科增长点,最终成为农民增产增效的新途径。

(三)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

围绕我省新村建设“产村相融”、“千亿工程”和“千万工程”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和“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规划,以产业为主线,我院将组织跨所和跨学科优秀专家,集合相关成果、集中经费投入、集成配套措施,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带着自己的创新成果,积极主动转化推广到我省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是大力开展“五、十、百、千”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行动。在成雅攀、成隆泸、成遂渝、成南达、成德绵五个产业带,选择十个试点县,组织全院百名科技人员进村入企,整合千名市、县、乡、企技术人员,推进我院最新研制的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示范推广我院在广汉、宣汉、崇州等地率先总结提出并实践成效显著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点-片-面-整建制”高产创建、“土地合作社+专家大院、农业超市、金融、职业经理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三是探索创新“四位一体”(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项目-科技培训)院地合作共建机制。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经验、新模式、新样板。

(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科技扶贫工程

我院将重点在藏区、彝区和秦巴山革命老区等扶贫开发难度较大的地方, 进一步实施“科技扶贫工程”。一是在藏区依靠科技改造提升青稞、马铃薯、油菜、玉米等传统产业,发展食用菌、中藏药材、甜樱桃、酿酒葡萄、反季蔬菜等高原特色产业,促进一三产互动和粮经复合发展;二是在彝区发展马铃薯、有机茶、中药材、核桃、特色水果等特色效益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在秦巴山革命老区发展富硒茶、核桃、油橄榄、种草养畜等品牌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总之,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中国梦四川省农科院篇章,重点在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是创新驱动,关键是人才队伍,办法是抓创新、转化、队伍建设三管齐下。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新锲机和新起点,通过不懈努力,农科院一定能够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中国梦篇章,为我省现代农业和农民增产增效作出更大贡献!

 

 

201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