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4年第2期:“郫都实践”对我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4年第2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4/1/31已阅览:970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2024年第2期

(总第896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4年1月30日                

专家建议

“郫都实践”对我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摘要: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不足,是制约我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症结。郫都区东林片区以土地整治为切入口,盘活乡村闲置低效资源,以产业融合发展,驱动要素自由流动,挖掘乡村生态文化价值,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郫都实践”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政策案例。在我省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应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模式为城乡融合增添动力,加强顶层设计重塑城乡融合空间格局。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城乡融合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的重大判断,提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郫都区作为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8个县(区)之一,在其东林片区围绕城乡要素融合、空间融合、产业融合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我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郫都区东林片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做法与成效

郫都区东林片区地处成都市西北部,背靠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和菁蓉双创小镇,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44个,常住人口9112人。近年来,东林片区立足“科创+产业”,创建了省级稻蒜产业园区,获评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实现了产学研用商联动融合发展,集成了“科创乡村+生态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富乡村”示范建设,构建了“错落有致、产田相融、生态宜居”的新型城乡形态。

  (一)以土地整治为切入口盘活乡村闲置低效资源

东林片区村落曾是郫都有名的“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居住环境较差,土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东林片区为盘活乡村闲置低效资源,一方面通过“村民自主+国企搭桥”“适度聚居+产业发展”,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自愿有偿腾退。针对片区内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少、散居人均宅基地面积大等情况,将原有确权为其他建设用地集中收回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整理出建设用地用于提升公共配套、居住环境,腾出了村集体人口增加的建房用地和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空间。三年来,片区共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腾退整理项目6个,引导850户农户集中居住,流转闲置农村住房及宅基地13宗,成交金额达315.6万元。另一方面通过“拆小院并大院”“并小田为大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等创新举措盘活闲置低效资源用地781亩,引进袁隆平杂交水稻种业硅谷、国祥实业、深圳步科、海格通信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吸引弥远咖啡、途远民宿、巴国布衣等知名品牌商家进驻,盘活宅基地建成子云温泉酒店、臻里水碾房等项目5个,东林村集体资产从1000万元增长至8000万元。

  (二)挖掘乡村生态文化价值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

郫都区东林片区在城乡融合发展初期面临“城乡空间割裂”“多规打架”问题,其独特的林盘文化和生态价值被简单地纳入规划,导致乡村文化多样性消失,城乡联动弱化。随着大都市功能外溢,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乡村还兼具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价值,郫都东林片区通过挖掘乡村生态文化价值探索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一方面,依托毗邻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将城市片区科创动能导入乡村,推动城乡在产业发展、生活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耦合联动。围绕科创群体和原住居民群体发展需求,以林盘、绿道等为生态载体,布局建设了林盘科创空间田园总部、院士工坊和林盘生活社区,大力发展田园科创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科创点亮乡村的新型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在重塑乡村格局中保留传统林盘生活的文化和生态底蕴,引入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原住居民生活质量。通过科创新城和清水河科创走廊建设,植入餐饮、酒店、休闲、研学、养老等复合型消费业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农村旅游项目,建成情景式数字体验场景,实现生产功能与旅游功能相融合及东林片区与景区一体化建设,不仅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来体验农耕文化,更提升了原住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城乡人文交流。 

  (三)以产业融合发展驱动科技人才要素双向流动

东林片区农业产业以水稻和大蒜为主,多是小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化程度低,多功能性挖掘不足,产业融合层次低。为此,东林片区打造“研发+教育+智造+生态+生活”复合型廊道,驱动科技人才要素双向流动。一方面,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实现产业联动和模式创新,将水稻、大蒜产业链向两端延伸,通过两个“转变”占领产业高端。东林片区依托稻蒜产业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发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人才优势,以种业研发和推广为核心方向,推动大蒜、水稻产业向高端延伸,发挥德源大蒜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实现从卖“大蒜”向卖“种蒜”转变,大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同时,集成“稻渔立体生态循环种养”与“稻-蒜”轮作种植模式,推广智能农业装备应用,实现标准化、数字化的稻蒜轮作生产体系,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动智能网格、互联网政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标准”转变。另一方面,东林片区主动对接成都高新西区用人需求,加强村民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同时,推广“共享田园”机制,打通人才进村通道,引进“新村民”140人,带动2000多名专业人才扎根乡村,促进城乡科技人才互联互通。

    二、推动我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破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

土地资源作为城乡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基本载体,其配置效率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更会影响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受城乡二元结构限制,城郊土地资源难以共享城市发展增值溢价红利。“郫都实践”表明,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能激活乡村系统要素,优化乡村人地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一步要重点解决土地空间割裂、功能分离问题,建立要素自由流动的一体化市场体系。一是参照国有建设用地相关规定,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法律制度,深化扩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尽快出台省级层面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明晰有关入市方式、范围、用途,完善入市的交易机制、监督机制及纠纷解决机制。考虑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数量的有限性,应联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进城落户农户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的经验做法,打通农村闲置宅基地或废弃集体公益用地转化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通道。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统筹推动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持续优化乡村治理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促进人口、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交互共享。

  (二)完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为城乡融合增添动力

“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是制约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及实现的根本问题。“郫都实践”表明,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可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一是通过健全市场机制推动生态价值资本化,使隐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在市场上得以显现和认可。畅通生态资源量化、抵押、交易、变现渠道,通过环境调节增值交易、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等途径实现价值变现。二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跨区域利益补偿机制,在农业生态产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

  (三)加强顶层设计重塑城乡融合空间格局

乡村尤其是城郊型乡村在发展中容易被城市开发建设捆绑,一些村庄被拆除建公园,失去了乡村的生态优势和文化底蕴。“郫都实践”表明,在推动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进程中,应通过一体化规划,在“城乡有别”中重塑空间格局。一是打破行政区域跨界整合资源,划定镇级城乡融合片区和村级多村连片片区,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乡空间结构,发挥乡村对城市的生态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实现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构建起城乡命运共同体。二是以“多规合一”为抓手,按照“整体规划、片区开发”的思路,突出全域统筹、产业融合、城乡联动,以片区为单元集成编制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教育设施布局等专项规划,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居民受益于城乡公共服务的溢出效应,推动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多层面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郭耀辉  杜兴端  应寿英  汪  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