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4年第9期:关于科技支撑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精准衔接的对策建议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4年第9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4/3/19已阅览:494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2024年第9期

(总第903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4年3月8日    

专家建议

 

关于科技支撑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乡村全面振兴精准衔接的对策建议

 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精准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农业科技支撑对乡村产业振兴起着关键作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领导和专家组经过认真调研、探索和工作实践,针对四川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现代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帮扶机制模式的大面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引导力度、健全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升人才供给质效、整合集成创新转化要素资源形成科技帮扶指导合力、建设高能级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平台提升科技供给水平、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完善农业信息化机械化服务体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加强基层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等八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科技帮扶产业兴旺发展的“四真五实”“八个精准衔接”工作模式等八条对策建议,以推动实现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精准衔接和新质生产力的跃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工作,旨在引导资源向乡村流动,提升乡村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就,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四川省现有50个国、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其少数民族地区集地震灾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敏感区、欠发达、基础薄弱等于一体,共有25个县被列入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个县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占比达90%,是国家和四川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战场、最大短板,任务最艰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十四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期,农业科技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创新驱动发展两个战略的重要支撑。在这一时期,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引擎作用,以农业科技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川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行动计划”,以科技助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全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状

 在2020-2025年过渡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全省无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

 一是构建防贫网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准确把握“十四五”过渡期的重点任务,全面建立衔接政策体系、严密扎牢横到边、纵到底的精准“防返贫网”,从源头斩断穷根。

 二是持续兴产业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增收的核心支撑,以现代科技为动力,以创建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现代产业基地、加强与省市农业科研院校科技合作为抓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

 三是创新新机制为了解决农村的劳动力闲置问题,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新型合作经济,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和合作模式,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了农户积极性,提升了产业链的附加值。

 我省采取的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但在如何加大有效投入、进一步创新机制模式、加强人才培养、有效精准衔接产业发展等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跃升和高质量发展。

 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创新探索出系统性的“四真五实”“八个精准衔接”等科技帮扶机制模式

 一是首次提出了根植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形成“四真五实”科地企合作机制科地企合作要在地区产业发展中落地见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科研机构与帮扶地区产业发展合作中,地方政府、企业以“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枪实弹、真抓落实”的“四真”为保障,精准对接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为不断深化科技合作提供良好的条件环境。科研机构应做到“组织领导实、人才团队实、创新平台实、创新项目实、合作成效实”的“五实”,推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培育壮大科技示范家庭农场、专合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好联农带农作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二首次探索提出了受扶和帮扶地方、单位、企业依托科技实现产业帮扶目的的“八个精准衔接工作模式。持续做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机制保障,在组织领导、政策、人才、力量等衔接方面细化和具体化,总结科技支撑四川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经验,在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后,首次提出并进一步探索形成切合基层急需、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地企融合发展“八个精准衔接”工作模式,即:科地企领导间衔接、首席专家间衔接、专家团队衔接、计划项目衔接、科技平台衔接、示范转化基地衔接、实施方案衔接、考核激励约束机制衔接八个科学精准无缝衔接模式受扶帮扶单位做到“八个精准衔接”,并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则将极大发挥出科技驱动作用有力有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助力建立健全“川字号”农业特色产业体系联合地方政府持续抓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培育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三品一优”提升行动。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产后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努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创造美丽乡村的多种新业态,努力将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二)创建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

 一是建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综合试验站发挥创新转化支点作用我院已建设认定了10个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综合实验站,不断夯实建强科技创新转化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平台“根基”,在粮油、果蔬、粮经复合、养殖等领域,配备专家团队示范推广“四新五良”成套化科技成果,带动示范区取得良好的效果,构建起“试验站+示范村+示范带”的“点-片-面”成果转化模式。

 二建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发挥示范推广孵化器作用。我院联合涉农大专院校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已建设认定了750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共同培养新型高素质农业职业经理人,着力培育高素质“新农人”,科技支撑培育国家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示范家庭农场高质量建设,进一步提升其科技实力、激发运转活力、强化带动能力,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对“川字号”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联农带农助农作用,持续助力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土特产”文章,实现科技支撑农民稳粮增收。

 三建强市(州)科研院所联动平台发挥协同纽带作用。我院和市(州)政府深入合作,依托市(州)农科院(所)联合共建了12个分院,持续探索省级和市(州)科研院所的“总院+分院”模式的实践链接总院和阿坝、凉山、甘孜、攀西、乐山等市州分院或当地农业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强省、市(州)两级联动的科研管理和协同创新转化,整合资源、集聚优势推动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要素资源“一盘棋”布局,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聚焦稳粮保供和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持续打造粮经复合、种养循环、稻渔耦合等助农增收的复合型生产模式,积极服务地方支撑农业园区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三)创新模式形成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高效科技帮扶行动

 一是开展粮经统筹种养循环科技创新行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多山地、深丘和高原,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持续提升农民收入防止规模性返贫,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以科技赋能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量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开发撂荒地和农民增收等难点、焦点、重点问题,针对不同区域生态、不同产业发展水平的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总结提炼科技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经验,择优遴选出自主创新的粮经统筹、种养循环等高水平、成套化科技成果和经典实用案例近100项,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多模式创新开发撂荒地、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较完善的技术方案,达到科技支撑稳粮保供、农民增收和耕地保护兼容并举、相得益彰的目的,对提升种粮比较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打造装备优良、技术先进、质优产安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和优势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开展农业科技成果“三进三入”行动。组织科技服务团围绕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带技术,持续推动“新、优、适”科技成果进示范带、进园区、进重点县,入田间、入农户、入企业,稳定支持建设成果示范转化平台和主要粮经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园区),持续打通农业科技入乡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协同创新行动。签订科地企合作协议,围绕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国省乡村振兴重点县帮扶等内容落实合作项目,组织专家团队依托合作项目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持续助力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支撑培育国家级、省级园区以及粮食园区。

 四是开展科技支撑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根据对农业灾害、次生灾害实际发生和变化情况以及对后续农情灾情的科学预判实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行动,聚焦全省及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大面积生产面临的极端天气变化,组织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等,深入一线开展大面积生产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并及时发布科学防灾减灾对策建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2023年科学指导有效防灾减灾救灾面积达417万余亩,为实现四川省粮食产量718.8亿斤(比上年增长16.7亿斤)和经济作物重要农产品保供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推介行动。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每年定期召开技术培训会、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发放技术手册等资料,为基层培育农技人员。积极与国、省主流媒体开展合作,重点多层次宣传科技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成果成效。

 三、科技供给存在的短板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够脱贫攻坚期间和过渡期,各级政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重点投向了交通、住房、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按照相关要求60%以上资金应转向于产业帮扶,而用于民族地区转化成果科技的财政资金相对较少。民族地区农业设施化、机械化水平较低,适宜山区的小型机械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及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的形势下,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抬升。一方面,财政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精准度不够;另一方面,适应生产实际需求的科技有效供给,如成果、技术、产品等,集成度、精准度也不够。

 二是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不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乡村地区用人环境不断改善,但相对于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说仍显供给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相对短缺,很多科技人员身兼数职,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匹配,导致科技下田“最后一公里”难以推进。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农民老龄化、人才外流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乡村产业振兴对科技需求不仅强调领域的专业性,还要求链条的融合性,力量分散、重复研究难以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尤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乡村振兴对农业科技支撑的需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配置不足,新型经营主体技术力量缺乏,缺乏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自主创新和科技推广转化能力相对较弱。

 四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农村环境保护等领域相关的高素质、职业化农民仍然短缺,高素质农民的知识和技能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需求仍存在很大差距。当前的技术培训方式多是短期培训和理论指导,与实际需求不完全一致,对经营管理、加工流通、农产品电商、新型网络营销等培训较为不足。

 四、对策建议

 (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帮扶机制模式的大面推广应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关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等“四个发力”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建议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围绕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应用我院在脱贫攻坚及过渡期,在昭觉、木里、平昌、宣汉、彭州等50多个县(市、区)探索实践出的“八个精准衔接”“四真五实”等帮扶机制模式。一是地方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联合科研机构召开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现场会,总结、交流、借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精准衔接的新模式新机制。二是尽快组织推广应用粮经统筹种养循环等100项提质增效技术模式;建议省有关部门将这些成套化技术纳入全省主推技术,重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三是我省涉农科研机构进一步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支撑加快建设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二)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引导力度

 建议省级财政及市(州)、县(市、区)财政加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省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向乡村产业集中,重点要集中集成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为科技支撑乡村产业振兴提供资金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公共力量和民间力量,引导城市工商资本、风投、创投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和产业化项目。有机统筹全省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共同推进农业科技跨越发展。设立科技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发挥农业类创新基金引导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农村新动能新业态新产业。特别是加大集中集成资金、技术、成果,尽快尽多形成少数民族地区新质生产力。

 (三)健全农业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升人才供给质效

 为建立科技支撑农业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重点是健全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和激励机制。按照农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目标管理、突出重点、绩效奖罚”的原则,对于处于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科研人才和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让基层农技人员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待遇。同时,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中安排一定奖励性开支和下乡补助资金,支持农技人员常下乡。此外,还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意外保险,解决农技人员到偏远地区开展农技示范的后顾之忧。对国、省、院已组建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科技下乡万里行技术服务团科技支撑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科技服务团等专家团队“四路大军”应加大政策、资金等保障力度。

 (四)整合集成创新转化要素资源形成科技帮扶指导合力

 在四川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支撑农业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撑体系建设。结合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农情,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协同国家和地方资源,实现上中下纵向联动和横向互动,依托已有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培训机构,整合资源、理顺结构、优化布局,建立起满足支持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研究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两大主体,并以农业科技平台与基地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研究体系包括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校、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主体。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以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以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为补充,整合农民合作社、社会化组织、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中介服务结构等组成的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力量。

 (五)建设高能级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平台提升科技供给水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川字号”优势粮、经、畜产业,夯实建强科技成果在少数民族地区示范转化的平台“根基”,构建“试验站+示范村+示范带”的“点-片-面”成果转化模式,加速推进“四新五良”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探索构建全产业链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转化一体化的转化机制。重点针对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和开发撂荒地等难点、焦点、重点问题,开展品种、技术、集成模式的示范展示并加快推广,以期促进粮经复合、种养循环,达到科技支撑稳粮增产和农民增收兼得并举、相得益彰的目的,促进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助力供应链、加工链、价值链三链同构,精准对接地方、企业需求,提供科技成果供给,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由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由传统农业向智慧生态农业提升转变,推动产业集群式、智慧化发展。

 (六)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

 建设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支撑农业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体系,采取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等方式,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农业产业链,提升科技支撑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上级党政和省级机关部门应制定有利于发展的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基层农技人员要积极探索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帮助业主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实现乡村振兴。以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为方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适应产业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努力打造“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生产基地”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七)完善农业信息化机械化服务体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

 建立以公益性农机技术与服务机构为主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以提高丘陵、山地、高原等少数民族地区机械化水平,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智慧农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重点解决好农产品特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的情况。是建立多形式的农机化服务组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县、乡镇两级农机机构改革,稳定和加强公益性农机推广服务机构。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农机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以基层农机服务站、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队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基础,以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网络完善、纵横联系、方便及时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和完善“农业与农村专业信息网”,构建以市场信息服务中心为龙头、区域信息服务站点为基础的县、乡镇、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加快农村“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工程建设,把信息载体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覆盖面,为农民提供准确、便捷的综合信息服务,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根据国家、省市和行业现有农业生产标准,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禀赋,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建立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等平台系统建设,实现对农产品生产、销售、流通、服务全程监控管理。

 (八)加强基层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增加基层农村科技人员以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使他们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驾驶员”“操盘手”,带动当地农民成为转化科研成果、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当地领军人才“土专家”“田秀才”。包括定期组织农村科技人员参加培训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农村科技人员与研究机构、高校等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农村科技人员的待遇,激发他们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等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可以通过实施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环境,让他们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通过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充满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将为四川民族地区农业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的培训,建立健全农技培训中心或推广工作站,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对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的大力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技术问题能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张  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    

陈沧桑  周评平  王  军  吴海军  杨双羽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培训处  蒋  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龚一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