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政府公布了成都市第二十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玉成街道玉成桥、成都市人民公园少城古井等30处建(构)筑被列入保护名录,其中,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等2处建筑成功入选。
1938年,承载保障抗战大后方民用军需的光荣使命,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受命而生,历经西南农林部四川农业试验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1964年正式更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21年9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回迁狮子山片区,经过加固翻新后的综合楼再次作为院机关的办公地,以崭新面貌屹立于狮子山上,像一名忠诚卫士日夜守护着巴蜀大地的“天府粮仓”。历经86年的风雨沧桑,四川省农科院虽几易其名,几迁其址,但四川农科人始终初心如磐,历久弥坚,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实现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矢志奋斗。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汇集了大量西南地区优秀科研人才,主要用于食用菌研发与推广工作,取得该领域多项突破性重大科研成果,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领域发展历程,为研究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见证了我院的历史变迁,呈现了时代建筑风格特色,体现了农科人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足迹,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处建筑的成功入选,标志着我院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和传承农科精神上实现了和谐的统一。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作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的排头兵、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三农”工作重要智库和农业发展人才基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按照新时期强院建设“十个以”总体谋划,锚定“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强院目标,秉持“求实创新、兴农利民”院训,持续构建“团结和谐、大气包容”良好氛围,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据报道,为进一步推动成都历史文化建筑传承保护利用,延续成都天府文化,保留成都城市记忆,成都市住建局进一步加强了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截至目前,成都市累计453处建(构)筑纳入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院办公室 陈潇撰稿;彭建华校对;雷晓葵审核)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