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梳理团队研究重点,加强我院资环所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建设,提升基地长期试验的规范化水平,2025年3月16日至17日,应院资环所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施卫明研究员携团队成员闵炬研究员莅临我所开展学术交流与实地指导。院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含微生物学)学科总师、首席科学家、资环所刘定辉研究员,资环所陈红琳研究员及团队成员陪同考察并参加交流活动。
3月16日,施卫明研究员一行赴我院广汉稻油轮作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详细查看了基地内各试验区布局及作物长势情况,并听取了陈红琳研究员关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模式实施情况、周年高产高效轮作体系建设、地力培育措施等试验进展的汇报。随后,施卫明研究员针对试验设计合理性、田间管理规范性、数据采集精准度及效果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3月17日,施卫明研究员作了题为《植物源生物硝化抑制物质的挖掘和作用机制解析》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由资环所杨恩年所长主持,副书记林超文,副所长朱永群及全所相关科研人员参加研讨会。施卫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植物源生物硝化抑制剂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强调了植物源物质控制土壤硝化过程、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后,他结合自身团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植物源硝化抑制剂的挖掘与筛选策略,并深入解析了这些物质降低土壤氮素流失风险的作用机制。报告结束后,与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就硝化抑制剂的应用场景、生态安全性评价、田间效果稳定性、经济性分析及产业化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互动与深入探讨。
本次专家交流活动强化了我院长期定位试验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科研能力与技术水平,使我所科研人员更深入了解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激发了在植物源生物硝化抑制剂研究方向上的创新思路,对推动我所在油菜绿色高效生产与土壤肥料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示范推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院资环所 马明坤撰稿/供图 卿玲杉校对 林超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