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四川洪雅举行“草堂–资阳行”首站牧草生产技术培训会
发布单位:院资环所 发布时间:2011/8/4已阅览:1133次 分享到:

2011年7月28日至30日,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资阳综合试验站挂靠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和四川省洪雅县畜牧局共同承办的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草堂-资阳行”牧草生产技术培训会在四川省洪雅县顺利召开。

此次以“提高牧草生产技术,推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主题的培训会,是国家牧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为快速推广先进牧草生产技术,提高我国牧草生产技术水平,推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全国开展的“草堂”(Grass Forum)牧草生产技术系列培训活动的第一站。

培训会由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资阳试验站站长林超文博士主持,首席科学家张英俊教授、首席办孙洪仁教授、机械设备研究室主任王德成教授、青贮技术岗位专家玉柱教授、土壤肥料与施肥岗位专家李向林研究员、禾本科牧草育种岗位专家张新全教授、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团队成员到会授课。另外,还特邀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周小刚研究员为农户讲解杂草防控技术。富顺县、雁江区、宣汉县、简阳市和洪雅县5个示范县技术骨干、种草大户等100余人参加了这次培训。洪雅县委常委潘志辉、四川省草原站站长张新跃等领导到会祝贺。

培训中,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教授在简要介绍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基本架构、“十二五”重点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后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最先进的牧草栽培技术培训及推广是牧草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资阳综合试验站将重点任务与四川省牧草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相结合,发挥试验、示范及技术集成的作用,促进四川牧草生产技术提高和牧草产业发展,最终保障畜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林超文博士在培训会上给参会代表讲解了牧草播种技术。各位专家分别以多媒体教学和现场互动问答方式,讲授了牧草高水平生产技术、青贮加工利用技术、病害和杂草防控技术和农业简易机械利用等,向到会人员传授行之有效的牧草高水平生产技术,解答各地技术人员和种植户提出的各个疑难问题。

29日上午,专家和各基地县技术骨干冒着大雨考察了洪雅县2800亩“扁穗牛鞭草”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和槽渔滩镇徐嘴村10000亩一年生高产草场。专家们对两个高产草场栽培技术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四川雨水充足,积温高,光照少,非常适于栽培优质牧草,且牛鞭草草场可以有效的缓解牧草轮作时青草短缺问题。同时,其他基地县的技术骨干也认为,洪雅县的牧草种植水平高,种植模式好,农户能从种草中获得比种粮食更高的收益,能带动农民致富。

培训会结束后,种草大户们对不远千里赶来传授宝贵财富的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认为此次培训会让他们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他们的牧草生产技术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表示会将专家的建议和知识应用于生产,同时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土肥所土壤室  朱永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