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科 技 动 态
第11期
(总第697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15年8月20日
四川省农科院优质常规稻有机种植亩产突破1300斤
为确保我省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从1995年开始,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土壤与可持续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等单位合作,开展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农业的研究,经过20年的努力,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日前,经专家组测产验收,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在简阳市新天地水稻合作社示范推广的优质常规稻有机种植亩产突破1300斤,用实践证明依靠科技完全可以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质稻有机种植新技术示范推广情况与成效
1.优质稻有机种植新技术示范推广概况
简阳市新天地水稻合作社所在的简阳市东溪镇双河村是我省川中丘陵区的典型旱山村,过去在风调雨顺的年份水稻亩产在1000斤左右,在天干的年份则不到700斤。扣除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的投入外,水稻种植的效益在丰产年份每亩不到300元,遇到天干的年份每亩至少亏本200元,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很低,不少稻田被抛荒。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从2010年开始在该村示范推广本所研制的覆膜有机水稻种植新技术,并帮助该村组建了新天地水稻合作社开展有机水稻种植,实现了水稻单产和种植效益的不断提升,也使土壤肥力得到提高,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1)采用优质稻有机种植新技术,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采用该技术在干旱的年份水稻亩产量达1000斤以上。2011年,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该村320亩采用覆膜有机种植的稻田进行产量验收,3个典型田块种植的优质杂交稻亩产分别是785.1公斤,762.3公斤和645.4公斤,改变了有机种植不能高产的传统观念。该合作社实行统一收购稻谷,统一加工、统一包装和销售有机大米,有机大米的售价已经从开始的每斤5~6元,提高到目前的每斤8~12元,农民种植1亩有机水稻的纯收入至少在1000元以上,高的达到2000~3000元。新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10年全村参加新天地合作社的农户为74户,有机水稻种植面积71亩,取得成功后2011年全村488户都参加了合作社,并全部实行有机种植,面积达到320亩。该村过去被抛荒的稻田在2011年全都种上了水稻,至今无一块田抛荒。
(2)连续多年施用有机肥料,使土壤肥力得到显著提高 在该村进行同田试验研究表明,连续5年实行有机种植后,土壤有机质从2.2%提高到3.63%,土壤全氮含量从1.74克/公斤提高到2.41克/公斤,土壤有效钾从107毫克/公斤提高到194毫克/公斤。同时,土壤容重下降,土壤结构也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的提高为有机水稻的持续高产创造了更好的土壤条件。
(3)采用水稻有机种植新技术,使该村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过去该村的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被任意排放,现在村民们把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当成了宝贵的有机肥资源;过去把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现在大家已经习惯秸秆还田;过去在稻田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从2011年开始全村所有稻田不用一颗化肥、一滴农药。据统计,全村从2010年开始推广水稻有机种植6年来,共减少稻田化肥施用折合纯氮3.7万斤、五氧化二磷2.0万斤、氧化钾1.3万斤,减少农药施用成本达20万元。农药、化肥的减施和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显著减轻了面源污染,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如今,该村河沟里的水变清澈了,鸟儿、青蛙、蚯蚓等有益生物越来越多了,农作物的病虫也越来越少了。2014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鸟类研究的专家在该村考察还发现了许多在自然保护区才能看见的鸟类,让专家们很吃惊。
2.水稻覆膜有机种植新技术在再生稻生产中的应用
简阳市属于我省非再生稻生产区。2014年我们在该村用水稻覆膜有机种植新技术进行冬水田发展有机再生稻的试验研究获得成功,供试品种是优质常规稻桂育7号,头季稻亩产量为1100斤,再生稻亩产量达到286斤。
今年我们在该村继续用同一品种进行再生稻的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达到50亩,头季稻从8月3日开始收割,收获期比当地大面积水稻早了整整1个月,头季稻产量普遍高于1100斤。8月11日邀请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著名水稻专家徐富贤研究员以及遂宁市船山区农业局、乐至县农业局等组成专家组,与东溪镇镇、村干部及双河村农民100余人,严格按照行业规范,共同对双河村农户李志国连续6年采用覆膜有机种植技术的常规稻田进行产量收方验收,折算干谷子标准重量达682.1公斤/亩。这个产量出乎在场所有专家和干部群众的预料。大家认为,优质常规稻有机种植能达到这么高的产量是一个奇迹!再生稻专家徐富贤研究员现场考察后认为,高产的原因是采用新技术后亩有效穗高,结实率高、空壳很少。他预计今年示范区再生稻产量可能达到400斤/亩。由于再生稻具有更好的稻米品质,如果该有机米按每斤12~15元的价格进行销售,则今年种植农户每亩可获得2000~3000元的收益。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质稻有机种植新技术简介
优质稻有机种植新技术的核心技术是我们在本世纪初研究成功的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高效技术,该核心技术的关键是在稻田进行开厢种植,对厢面进行地膜覆盖。将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于有机水稻种植,可以解决有机种植中有机肥养分释放慢导致水稻分蘖少的问题,也可以抑制稻田杂草生长,还能够明显减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等水稻主要病害。
水稻覆膜有机种植新技术的配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养结合、秸秆还田和物理方法控制虫害等。要求选择优质抗病的杂交稻或常规稻品种,如川优6203、中优177和桂育7号等;积极发展生态养殖业,为水稻种植提供有机肥源;实施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控制水稻虫害;为避免地膜覆盖造成“白色污染”,要采用全新料生产的一级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并实施地膜回收。
三、建议加大对优质稻有机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要求我们的农业必须持续增产,在增产的同时还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的节约发展。近年来,我们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完全可以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高产高效。政府应重视持续增产增效、减少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故建议将优质稻有机种植新技术作为我省发展绿色高产高效农业的突破性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本试验示范结果提示,水稻覆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再生稻区再生稻的产量,还可能在部分非再生稻区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再生稻。建议加强技术攻关,尽快形成成熟技术,以推动我省丘陵旱区适度恢复冬水田,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 吕世华 董瑜皎 袁 江 黄 波 张 涛)
主 编:刘建军 地 址:成都市净居寺路20号
副 主 编:张 颙 杨季声 (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内)
责任编辑:万志玲 电 话:(028)84504995
电子信箱:kjdtcn@163.com 邮 编:6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