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关于抓好2018年我省优质稻生产的对策建议;我院选育的甘薯品种荣获中国好吃红薯大赛第一名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18年第1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18/3/27已阅览:5833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第1期

(总第724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18年1月22日

专家建议

关于抓好2018年我省优质稻生产的对策建议

作为全国十三个水稻产量大省之一,四川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优质稻生产与产业化开发作为重要抓手,正在推动我省从产粮大省向产粮强省转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供省领导和农业主管部门参考。

一、主要成就

1.优质稻新品种选育不断突破  自2010年川优6203、宜香2115育成以来,每年均有一批优质、高产和抗病相结合的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审定,一举改变了“川米不优”的局面。2017年四川省第五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参评品种数量29个,获奖23个。其中,国标一级优质稻3个,国标二级13个,国标三级6个,为规模化优质稻米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品种选择。

2.优质稻种植比例连年增加  各地农业部门依托项目实施,落实良种良法配套,促进优质稻谷面积增加。2017年全省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达到184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1.4%,其中二级以上优质稻达到770万亩,占25.8%。

3.优质米品牌开始形成  目前,我省纳入统计的稻米加工企业有三百多家,年加工稻谷超过1000万吨,几乎每个水稻主产县都依托加工企业开发了当地的优质大米品牌,其中,金满仓、福瑞喜、蜀中香米、彝家香米等品牌,不仅在本省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在周边省市也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省优质稻生产与开发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我省大型超市上的高档优质米仍以泰米和省外品牌米为主,川米不优的印象仍未得到根本转变。主要原因在于:

1.专业化程度低,混收混贮混加工现象突出  2016年全省水稻订单生产面积仅为285万亩,不到优质稻种植面积的16%。在商品率低下的情况下,加工企业从一家一户收购原粮,一方面数量不足和成本攀升,另一方面也导致品种多乱杂和混收混贮混加工,严重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2.优质不优价,产销衔接不紧密  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只为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生产部分优质稻谷,而稻米加工企业也缺乏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的动力,引领作用小。

3.标志性品牌缺乏,市场认知度不高  品牌多而小,同质化现象普遍,推介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四川近年来虽有稻米品牌获得全国认可,如广元昭化的“女皇贡米”荣获“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食品展暨广州进口食品展览会金奖”,“宣汉桃花米”荣获“2016 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等,但依然缺少市场认知度高的一批领军企业及标志性品牌。

4.特色稻米的开发力度弱  四川优质米的地理标志产品推广力度不足;再生稻米是家喻户晓的优质米,但没有一家企业进行专业化开发;地方品种如黑米、红米等至今还未形成上市规模产品。

三、对策建议

1.建好基地,提升优质稻谷的生产能力  在总结财政新品种采购、高产创建、科技成果转化等成功模式基础上,建议由省政府牵头或省级有关部门牵头,整合省内各方力量,突出抓好川西、川东南、川东北、安宁河流域优势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每个基地县的连片生产规模不低于20万亩。在基地建设中逐步实现“品种优质化、技术轻简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四大目标。

(1)品种优质化  以第五届“稻香杯”评选的优质稻品种为重点,普及推广国标三级优质稻,优先发展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加快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优良品种、地理标志品种的推广与布局。科研单位进一步加强食用型、功能型和加工型稻米等不同市场需求的品种选育和鉴选。

(2)技术轻简化  以机直播、机插秧等轻简生产方式为核心,加强配套栽培技术集成攻关、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对技术的需求。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技术到位率。

(3)生产标准化  系统构建播种、育秧、施肥、植保、除草、灌溉、收储、烘干等全生产过程的现代轻简绿色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生产全过程可溯源标准化管理。结合优质稻米绿色生产基地的建设,培养一批优质稻米标准化应用综合性人才。

(4)产品绿色化  从源头入手,以抗性品种为基础,以生态调控技术为主要防控手段,通过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以及科学用药等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数量,同时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化肥减量、控制面源污染等绿色生产技术,将稻米农残严格控制在国颁标准之内。

2.搞好利益分配,提升优质米产业发展动力  “农民不愿种、企业不愿收”的问题,实质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能收到符合标准的原粮就能赚钱,分出利润给种植者就会增加优质稻谷的生产意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增效  在政策、资金上向企业龙头倾斜,支持技术研发,提高稻米加工工艺水平;创新以大米为原料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促进加工增值;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稻鸭共栖”,既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也在提升稻田综合效益的基础上生产出优质稻米;在土壤、气候、水文等自然资源达标的区域,选择国颁一级优质稻品种,开展适度规模的富硒米、有机水稻的生产示范。

(2)加强产销对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基础设施改造,推广“公司+专合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种粮大户”等合作模式,建立多方利益联结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优质优价,推动农民增收。

(3)加快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全程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  大力发展“两主体四中心”模式,依托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配套育秧、农机、烘干、加工“四中心”建设,打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3.凝练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  在现有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扶优扶强,打造出十大川米知名品牌,通过品牌战略挤占市场份额,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1)突出重点,相互促进  大面积推广优质稻的目标在于提升全省稻米质量的整体水平,让生产者实现高产高效。中高端优质稻的发展目标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必须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供种、管理、收获、储藏、加工“五个统一”。

(2)强调生态,抓出特色  发挥我省生态优势,宣传“川米”优质、健康、安全的价值内涵,树立“川米”消费信心。进一步挖掘四川优质米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重点开发独具四川特色的稻米产品,即渔田稻米和再生稻米。

(3)打造品牌,拓展市场  支持加工企业建立优质米生产溯源体系并申报驰名商标,通过举办推荐活动、促销活动、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向消费者推荐四川好米。积极发展“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模式,发挥市场对稻米生产的拉动作用。组织和引导有关单位和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博览等活动,推荐和宣传优质产品和品牌。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郑家国 研究员)

 

我院选育的甘薯品种荣获中国好吃红薯大赛第一名

2018年1月13~14日,首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在河南郑州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农业部和河南省农业厅相关领导、河南江苏山东三省农科院院长、国家甘薯体系首席及各岗站专家、企业代表、种植户,总计逾5000人参加大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薯课题负责人、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谭文芳研究员率领团队成员杨松涛、乔帅参加本次展会。

在本次大会中,我所选育的品种与“心香”、“烟薯25”、“广薯87”、“普薯32”等知名优质食用品种同台竞技,经过现场观众仔细品尝打分,从100多个全国各地选送的品种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好吃红薯大赛一等奖,此奖项为此次大会最高奖项,仅设1席。

2017年,我所甘薯课题硕果累累,屡创佳绩。育成品种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下面简称甘薯体系)组织的首次全国优良甘薯品种筛选联合试验(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区)中,川薯221、川薯20、川紫薯6号分别荣获3个组别(淀粉组、食用组、新品系组)第一名。

目前一批待登记后备品系也蓄势待发,在正常栽培条件下,高β胡萝卜素品系川薯228在国家甘薯体系商丘试验站引种试验中,亩产轻松突破10000斤;优质食用品系川薯224在国家甘薯体系威海试验站引种试验中,亩产超过9000斤;川薯225、川薯230等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新品系纳入了新品种登记流程。2018年作物所甘薯育种将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杨松涛)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18年1月2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