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我省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关键管理技术;棉花核不育两用系GA70和新品系RM78RM378通过技术鉴定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19年第14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19/10/28已阅览:15211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第14期

(总第753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19年9月16日

专家建议

我省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关键管理技术

柠檬黄脉病具有传播途径广、速度快、危害大和防控难等特点,自2013年安岳县首次发现以来,在我省柠檬产区快速扩散蔓延,严重威胁着我省特别是安岳柠檬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农委、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科院等单位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开展了针对病害的防控研究和科学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特别是资阳市委、市政府,安岳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柠檬局和产区乡镇等各级部门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指导思想,在全域柠檬产区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大规模病株清除”“杜绝园间交叉感染”“杜绝栽植带病种苗”和“媒介昆虫粉虱和蚜虫综合防控”等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据笔者近期在资阳市、遂宁市、内江市等柠檬产区多点调查,截止到2019年7月,全省柠檬黄脉病的发病率已降低至0.1%以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鉴于柠檬产区依然有零星病株存在或新发生,加之相当部分的柠檬园对综合防控技术落实仍不够到位,我省柠檬黄脉病在近期仍存在继续扩大发生和为害的潜在危险。省、市主管部门和技术单位务必高度警惕,在指导思想上应继续保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部门协调,区域联动,群防群控”的高压态势,定期开展“病株普查与监测”,严格落实“病树处置”、坚持“媒介昆虫的综合防控”、千方百计“阻断人为传播”和多措施的“健身栽培提高树势”等,务必把黄脉病的综合防控关键管理技术落实到位。

一、病树普查、监测与处置是前提 

从柠檬树春季展叶后,至秋梢抽发期,即4~11月,组织专业队伍(包括果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柠檬园病株普查。重点对发生过柠檬黄脉病的果园普查,对查出的病树用油漆进行标示后,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处置。具体的处置办法是:

1.喷药防媒介昆虫  病树处置前,应喷施吡虫啉、呋虫胺等药剂防治柑橘粉虱和蚜虫等媒介昆虫,施药2~3天后,方可实施病树砍除。

2.病树处置  病树处置应从病株主干离地面5~10厘米处锯除,再把树桩纵向锯成“+”字形后,均匀涂抹草甘膦、草铵膦、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等除草剂。涂药后树桩用塑料膜包扎紧实。

3.树体带离果园  一定要将病树枝叶运出果园销毁,在转运过程中不得遗落,并不得接触正常植株。

二、柑橘粉虱和蚜虫等媒介昆虫周年综合防控是基础

1.色板诱杀  3~10月在蚜虫有翅蚜和粉虱成虫始盛期,在已发病果园及周边果园于树冠中下部悬挂黄板诱杀成虫,每亩20~30张,20~30天替换1次。

2.科学用药  在3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分别在春梢、夏梢和秋梢抽发期,蚜虫和粉虱若虫盛发初期,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呋虫胺和螺虫乙酯等药剂,对树冠嫩梢和叶片正、反面喷雾防治。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三、有效阻截人为传播途径是关键

柠檬园特别是发病柠檬园暂停或减少修剪,修剪时采取“一桶两剪”法,修剪工具须使用次氯酸钠等药剂严格消毒。同时,若发现有黄脉病病株的柠檬园,耕作、施肥、喷药时,应对农事操作人员的工具和衣物等进行消毒,消毒后方可进园。感病柠檬园和健康柠檬园分区管理,避免人为传播。

四、提高树势,增加抗性的健身栽培措施是保障

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秸秆还田或使用农家肥等,增强柠檬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刘 旭 刘虹伶 陈庆东 陈 松)

 

棉花核不育两用系GA70和新品系RM78RM378通过田间技术鉴定

2019年9月3日,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核不育两用系GA70和新品系RM78、RM378进行了田间技术鉴定。专家组由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张方学推广研究员、四川亿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德宇高级农艺师、四川省种子站吴开均推广研究员、绵阳市农业科学院黄海涛高级农艺师及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毛双林高级农艺师组成。

专家组通过田间现场考察,听取课题组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经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核不育两用系GA70的来源及选育过程清楚,不育株率47.0%~50.0 %,不育度100 %,败育彻底,是一个与四川已鉴定的不育系有明显差异的新核不育两用系;RM78和RM378遗传性状稳定,田间表现整齐一致,是与四川已鉴定的品系有明显差异的棉花新品系。利用核不育两用系GA70作母本与新恢复系RM78 、RM378杂交组配的新组合川杂棉41、川杂棉51分别参加2016~2017年、2017~2018年四川省棉花品种区试,两年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102.05公斤、111.37公斤,分别比对照川杂13增产12.56 %、15.01 %。

经作所选育的棉花核不育两用系和恢复系生长势好、结铃性强,用其配制的组合增产显著,有利于四川棉花育种工作的稳步发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陈四维)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19年9月1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