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小麦冬季苗情特点及春季管理意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保障“天府菜油”原料稳定供给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0年第1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0/2/11已阅览:1767次 分享到:

 

 

农业科技动态

 

战疫情 抓春耕 保供给

农业科技在行动专刊第1期

(总第755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0年2月10日

编者按:目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关键期,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春耕备耕面临的问题,我院组织多学科多领域专家深入会商,提出粮油、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对策建议,指导备耕、高效春耕,为确保今年粮食不减产、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科技支撑。

 

小麦冬季苗情特点及春季管理意见

一、冬季苗情特点

1.播期早迟不一,苗情不平衡,旺苗与弱苗并存  正常年份小麦最佳播期是10月25日至11月5日,但去年受秋季雨水过多、前作腾茬偏迟的影响,不少区域小麦未能在最佳时段播种,于11月5日以后播种的比例约占15%。迟播导致苗小苗弱,群体不够,到1月中旬的时候,正常播期小麦已有4~5叶龄、20~40厘米高,而晚播田仅有3叶龄、5~10厘米高、单株次生根2~3条。

因播种较早(10月25日之前播种)或播量过大(每亩基本苗30~40万)的麦田,恰逢暖冬气候,导致植株旺长。至1月中旬前后已达6叶或6叶1心、株高50厘米以上,叶片宽大披垂,拔节早(第一节间2~5厘米)。生长发育过快,春季抽穗早,一旦遭遇春季倒春寒其“跳籽”风险高。

2.病虫草害总体较轻,但渍害与干旱并存  从出苗至1月中旬拔节阶段,病虫发生较少,实地考察基本未见条锈病、白粉病等危害。个别地方反馈有蚜虫、红蜘蛛和零星条锈病叶片。草害也得到较好控制,喷药时也普遍没有出现药害,不像上年到处出现药害问题。

稻茬麦田和低台位旱地麦田,土壤墒情普遍较适宜,耕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在20%~30%。局部区域土壤水分不足或过湿,如丘陵高台位旱地尽管未出现萎蔫迹象但含水量已在20%以下,而深丘槽沟地带和平原局部的稻茬麦田依然高达30%以上,渍害明显。

3.当前病虫加速发展,危害风险较大  今年春节早,加之遭遇新冠疫情影响,麦田管理相对滞后。本该在1月上中旬实施的管理措施未能及时贯彻到位,包括针对旺苗喷施生长延缓剂或进行镇压,针对弱苗麦田及时追肥、灌水,以及踏勘巡查及早发现和处理病株病叶等。

目前,小麦处于分蘖加速两极分化、小花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大田生产上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病虫害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不具备高抗条锈病能力的品种,已经出现较多的病叶病株甚至“中心病团”,蚜虫也在大量繁殖,部分区域还出现红蜘蛛危害。二是农户不确定该不该继续完成滞后的一些技术措施,如不少农民问现在还能不能灌水,能不能打除草剂,以及还需不需要追肥、追多少,等等。三是新冠疫情带来工作重心转移,容易忽略监测预报和及时的技术指导工作。

二、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1.分类科学追肥  针对不同类型麦田,实施分类管理,切忌盲目追肥。旺长麦田,不论前期施肥多少,当前都不宜再用肥。群体适宜、长势健壮正常的大多数麦田,按合理的计划量按时追肥,总氮量控制在10 公斤/亩左右,肥力高或偏旺的酌减,旱地或偏弱一点的酌量增加,但也最好不超过12 公斤/亩。播种偏迟,群体较小,或者缺肥翻黄严重的麦田,可以追施尿素5~8 公斤/亩,但全生育期总量也要控制在13 公斤以内。

2.强化病虫防控  尽管冬季大多数麦田病虫害发生并不明显,但不代表没有爆发危害的可能。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已出现条锈病病株病叶乃至“中心病团”,蚜虫也很普遍,且随着年后气温继续回暖,无防控情况下病虫发展将普遍而快速。因此,技术主管部门需要加强特别是小麦拔节期与开花期的预测预报并指导防治工作。同时,过去主要危害旱地麦田的红蜘蛛,近年也有在稻茬麦田加速蔓延的趋势。红蜘蛛危害之后叶片呈“灰白”特征,并伴随矮化。需要注意的是,农户在用药时喜欢添加一些营养或生长调节物质,但不能为了补充营养而过量喷施,否则易造成药害。

赤霉病已成为损害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可防不可治,但历年防治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今年预计开花期较常年要早,需要进一步强化防治工作。关键在于掌握好用药时机和齐穗至初花阶段喷施化学药剂,若第一次喷药后遭遇降雨,需要重喷;若遇持续阴雨天气,喷药2次为佳。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可用氟环唑(12.5%粉剂5克/亩)、蚜虫可用吡虫啉(10%粉剂20克/亩)、赤霉病可用甲基硫菌灵(70%粉剂100克/亩)等低毒高效、低成本药剂(复配剂亦可用)防治。对“中心病团”应多喷药,最好将病虫危害严重的植株拔除。目前阶段,不能再喷除草剂,否则会对小麦造成较大的伤害。

3.酌情灌溉  对于丘陵槽沟稻茬麦田,应继续清沟降渍;尚未灌拔节水而土壤较干的稻茬麦田,当前要进行灌溉,多数年份从拔节到灌浆阶段有效降雨少,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小花分化和结实。注意灌水时间不能过长。丘陵区高台位旱地麦田,有条件的农户尽量结合追肥进行补管,提升苗情质量,抵御春季可能遭遇的干旱。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汤永禄  魏会廷)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保障“天府菜油”原料稳定供给

一、我省油菜生产现状

为了发展油菜优势产业,满足“天府菜油”品牌创建原料需求,2019年夏播油菜面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扩种冬闲田油菜150万亩,我省总面积接近2000万亩。根据年前生产调研情况,今年冬油菜田间长势良好。当前即将进入油菜病害防治等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疫情的发生和蔓延短期内对油菜的生产影响不大,如果时间太长将会因田间管理措施滞后直接导致病虫害防控困难,影响油菜生产。

二、当前疫情对油菜生产的影响

1.对当前成品食用油的稳定供给有一定的影响  在武汉“封城”之后出现封村、封路等管制措施,不利于成品油加工厂工人返回务工,时间太长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源源不断的成品油的生产和运输。

2.不出门的倡导和封村、封路的管制,导致劳动力短缺,阻碍了油菜生产科学管理和指导  当前是油菜生产防病等田间管理的关键期,缺乏田间管理会影响菜籽产量。但在目前疫情形势严峻的状况下,倡导老百姓“不出门”,导致本来囤积在家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不能发挥作用,反而形成了“劳动力短缺”的局面。交通不畅阻碍了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直接面对面对老百姓进行油菜生产特别是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时期的科技指导。

3.阻碍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油菜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得最好的作物,除了油用外,还可以菜用、观花等。近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前许多休闲旅游相关的休闲农场、三产融合园区、民宿行业也都投入了基础设施,买了游乐设施,做了餐饮住宿的准备,但是疫情一来,全部休闲农业园区、景区、民宿只能严阵以待,戛然而止,中止了对外营业。当前疫情下,作为菜用功能的菜薹无法采摘,花期临近,各县、市、镇计划筹办的“菜花节”无法按计划进行,严重影响了其本身及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科技施策,保证“天府菜油”原料供给

对于油菜这种跨年作物来说,2019年5月已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到12月已完成了部分成品油的生产且进入各大销售环节。2019年9月份已完成了下个季度的油菜播种,到2020年1月中旬完成了苗期管理。当前已接近油菜的抽薹期和花期,是油菜防病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当前严防疫情蔓延形势下,保证当前食用油稳定供给、着力抓好目前油菜正常生产,保证下一年度充足的优质原料供给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通过智慧农业,网络传播等途径做好科普宣传和科技指导  由于当前交通不畅,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不便于下乡进行面对面的科技指导,可以利用已有的智慧农业设施实时监控田间状况,指导田间管理。没有条件的地方,科技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讲解、向基层农技人员发送春季油菜病害防控等科学田间管理知识,再由基层农技员把相关管理知识多渠道传达到户。

2.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利用当前返乡劳动力优势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油菜产量,保证食用油周年供给  就当前形势,应当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着力抓好油菜生产具有的有利条件:一是乡村相比起城市,农村人口较为稀疏,空气流通性好,居住密度低,在物理条件上,天生就具有阻断疫情传播的优势。而且,我省农村菜籽油供给大部分为小榨油自给自足,储备相对较多(农村各家各户基本上都已储备了全年供给),相比城市居民,生活物资充沛,也不容易造成焦虑情绪。二是农业生产作业通常人流密度小,其特殊性决定了与防疫要求基本不相冲突,能够做到防控与生产两兼顾。三是当前局势多数劳动力不能离开家乡返城务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再加上油菜生产田间管理时效期长,有利于零散、错峰劳作。四是做好生产,增加油菜产量,老百姓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因耽误返城务工带来的损失,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安心配合国家做好防疫,有利于全国疫情的防控。

具体措施为:一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一家一户的田间管理。二是对于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负责人需指导老百姓在做好防护的同时,错峰轮班作业,避免人力密集作业。

3.充分利用机械化生产科技成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和密集型人工劳作、提高油菜产量  当前是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期,利用自动或半自动机械化操作,如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背负式喷雾器等机械进行病虫害防控,减少人工劳作,避免人工密集型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4.多渠道保证农用生产物资供给,保障生产顺利开展  对于田间管理需求的农资如药剂、肥料等采用统一购买或网上购买或配送到家的方式,保证供给。

5.组织成品油生产、多渠道销售,保障食用油稳定供给  影响目前菜籽油稳定供给的困难是源源不断的成品油生产所需劳动力缺乏。在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及时组织工人返工,开展成品食用油生产,通过网售、批量进入到超市等方式,满足城市人口源源不断的食用油需求。

6.做好科技指导,继续开展油菜的功能拓展,保证蔬菜供给和“春暖花开”时的蓄势待发  一方面,油菜苔是优质蔬菜,相关研究表明,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油菜适时采摘菜薹不会影响其菜籽产量。在这个特殊时期,利用返乡劳动力资源,科学采摘菜薹作为菜用,不仅减少蔬菜短缺的压力,而且可以给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弥补误工损失。另一方面,油菜花期临近,各地菜花节无法按计划进行。可以采取措施如增肥、喷施调节剂等方法延长花期,等待疫情后的“春暖花开”。越是艰难的时候,挺过去的更有机会,即便是错过了“菜花节”带来的经济效益,休闲农场、产业园区等回归农业本业,从生产端找技术支撑,向优质产品靠拢,做内涵式发展,提前准备疫情过后的市场回暖。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李浩杰)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应对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20年2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