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科 技 动 态
2022年第36期
(总第851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2年10月19日
专家建议
关于做好我省秋播蚕豆选种备耕及田间管理的建议
摘要:我省秋播蚕豆种植面积约210万亩,居全国第二,总产量约30万吨,是全国秋播蚕豆的主产省份。时值蚕豆秋播备耕关键时节,为切实促进蚕豆产业高产优产,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豆类品种资源创新研究团队结合当前蚕豆生产情况,从良种选用、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目前,我省大春作物基本完成收获,秋播蚕豆即将在“霜降”前后播种,应及时抓好选种备耕及后期田间管理工作。蚕豆根据用途分为鲜食蚕豆和干籽粒蚕豆。鲜食蚕豆主要用作菜肴制作。干籽粒蚕豆主要用作良种、加工原料和饲料,其中加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郫县豆瓣酱”,年需干籽粒蚕豆近三十万吨,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蚕豆作为生产原料。同时,受品种更替慢、田间管理粗放、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因素影响,蚕豆产业结构逐渐从干籽粒向鲜食转变,干籽粒供给严重不足。为进一步做好干鲜产区合理布局、促进蚕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我省秋播蚕豆选种备耕及田间管理的建议。
一、注意选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一)干籽粒蚕豆:需注重丰产性和稳产性,选择对霜冻、干旱、病害(锈病、赤斑病)等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推荐中早熟成胡系列品种(成胡15号、成胡17~成胡23)、云豆147等。
(二)鲜食蚕豆:推荐选择早熟(成胡15号、成胡18、云豆早7)、晚熟(成胡24、25、通蚕鲜8号、成都大白)类型品种,实现错季上市销售。注意考虑收购商对食用品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适口性)和外观形态(鲜荚与鲜籽粒的颜色和大小)的要求,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
(三)种子处理:应坚持“两选(平选、筛选)一晒”,即初选去除霉变、缺损种子,筛选粒大饱满无病斑、无虫眼种子,播种前建议选择高温天气晒种。
二、整地施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一)整地施肥:建议选择水稻、小麦、薯类、高粱、油料作物茬口,实行1年以上轮作。前茬为旱地的蚕豆田,需在适墒时将地块翻犁旋耕,适当深耕,疏松土层。翻犁后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作基肥,再旋耕,旋耕深度30~40厘米。按照地块实际形状开厢理沟,一般厢宽250~350厘米、沟宽30~50厘米、沟深30~50厘米为宜,以便排水灌溉。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整地时每亩用2%吡虫啉颗粒剂1000~2000克与30~50公斤有机肥拌匀后撒施。
(二)适期播种:10月中下旬播种,即霜降前后(肥土宜迟,瘦土宜早,丘陵宜早,平坝区宜迟),日平均气温16~17℃最佳,最晚11月初播种完毕。各产区播期的选择,应以避免花荚期遭受低温霜冻危害和鼓粒期高温逼熟为原则。
(三)合理密植:一般人工挖窝穴播或开沟条播,行距50厘米,窝距26~33厘米,每亩4000~5000穴,每穴播2~3粒,折合每亩8000~15000株,亩用种量8~10公斤。根据土壤肥力可适当调整行距、窝距,土壤肥力较好且蚕豆生长期降水量大的地区适宜稀播,一般每亩不超过10000株;土壤肥力差且干旱地区,播种量可提高至15000~20000株/亩。
三、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
(一)合理排灌:播种后保持地面湿润,灌好出苗水。蚕豆花荚期视土壤墒情及时浇灌,避免因缺乏水分导致落花落荚,可选择盛花期至始荚期间视土壤墒情灌水;在灌浆鼓粒期,若遇雨水偏多,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病害滋生蔓延和荚果霉变。
(二)肥料施用:一般情况下蚕豆全生育期间不提倡施用氮肥,但植株群体生长不良、根瘤菌发育较差可在苗期每亩施尿素5~8公斤,以促进幼苗生长、早生分枝与根瘤。初花期喷施叶面肥5%磷酸二氢钾+0.2%硼肥+5%甲壳素8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3次,壮荚、壮果。
(三)杂草防治:播后5天内全田喷施芽前除草剂,推荐每亩用33%除草通80~100毫升或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80~100毫升进行土面喷雾。分枝期后视田间杂草情况,以不影响蚕豆生长为准,每亩喷施15%精喹禾灵40~50毫升与48%灭草松150~200毫升混合液,或进行人工除草、松土培土,可有效防治田间杂草危害。
(四)病虫防治:密切关注田间湿度和病害发生情况,在叶部病害初发时,用80%大生M-4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广谱杀菌剂防治赤斑病、褐斑病、锈病,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3次。初花期喷施10%吡虫啉3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蚜虫与豆象,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3次,或在田间插黄板(粘虫板),或安装灭虫灯。豆象防治应在初花期完成,进入鼓粒期后则不宜再用药。
(五)去主茎、整枝打顶:越冬期将主茎从离地10厘米处割下,促进分枝、多开花多结荚。立春后的分枝多为无效枝,与有效枝争光争水争肥,应于3月中下旬选择晴朗天气,去除无效枝,促进蚕豆有效枝生长。10台花以上时或终花期打顶,能控制植株营养生长,保证荚和籽粒生长所需,提高产量产值。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项 超 杨 梅 范元芳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