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2年第42期 天府粮仓专刊第4期:建强大食物供给链 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2年第42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2/11/23已阅览:2515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天府粮仓专刊第4期

2022年第42期(总第857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2年11月22日                

专家建议

建强大食物供给链  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建强大食物供给链,是我省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现实要求、技术支撑和重要保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食物结构优化和健康水平提升。但目前仍存在持续供应能力不够、资源利用不充分、发展后劲不足、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制约了营养均衡有效供给。建议从资源挖掘评价、技术支撑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大食物供给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大食物供给链是以大食物观为引领,充分发掘利用林、田、湖、菌等生物资源,高效转化为多样性、高品质食物,涉及诸多创新评价、示范推广、种养加工、市场供给等环节的集合。建强大食物供给链,是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现实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断夯实农业强省根基的技术支撑;是践行大食物观、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保障。

一、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端规模小导致标准化原料持续供应能力不够

四川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食物原材料,造就了“天府之国”的美名。但受地形、人口等因素影响形成的小农经济,已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是土地集中度不够,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化不足、成本高,原料价格居高难下;二是原料种类和品种分散,导致单品供给不充足;三是原料特性不稳定,导致加工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以食用菌为例,毛木耳、平菇和香菇占四川省食用菌总产量的73.37%,同期河南省为90%。对比可见,我省食用菌产业规模小而散,品类多而产量少,难以支撑加工原料需求和扩大再生产;不同品类的特性差异,也增加了食物供应链各环节技术标准化的难度。

(二)供给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

食物供给链涉及的环节繁多、技术流程复杂,尤其是采后贮藏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仍是供给链后端薄弱环节。2020年四川省粮食采后损失约为197万吨,生鲜果蔬采后损失率约为20%~30%。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低。我省加工业仍以初级加工和简单加工为主,具有技术壁垒的精深加工比例低,且与上下游产业联动不足,造成原料浪费。以菜籽油为例,小型榨油作坊仍是四川加工中坚力量,生产的高温热榨毛油出油率和品质不高,饼粕中大量优质植物蛋白未能进入到大食物供给链中。二是加工贮运特性评价缺乏。目前种质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以产量、抗性和营养元素为关注点,缺失了加工和贮运特性评价,加工专用原料品质特性和加工适宜性难以得到保障,难以获得高品质的加工产品。

(三)新资源新技术挖掘研发不足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大食物供给链新技术仍以引进应用为主,缺乏自主创新技术支撑,难以满足大食物供给链对技术精准化、个性化、高新化的需求。一是新资源挖掘利用不足。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评价四川省为中国“最有条件发展食药用菌”的地区,现已发现581种食用菌,196种药用菌,但有产量数据的只有32种,占可开发资源的4.1%,资源挖掘利用率低。二是新技术研发备不足。近年来,省内也有致力于开发基于酵母发酵生产蛋白的人造肉产品。除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外,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加工新技术还可以生产人造脂肪、人造奶,能合成高附加值的营养活性物质,如甜叶菊、赤藓糖醇等新资源食品。这将为我们建设大食物供给链提供更多的新的思路。

(四)大食物供给链体系研究不足导致发展质量不高

一是仍受生产导向驱动。目前仍是按“先生产什么,再加工什么,最后向市场提供什么”来实现食物供给,未能深刻认识和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的趋势。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打造食物供给链,才是新时代践行大食物观的应有之义。二是生产加工研发团队紧密协作、深度融合不够。在整个大食物供给链中的科研团队多而松散,缺乏核心凝聚力,育种端、栽培端、加工端独自开展科技评价和研究创新,难以针对一个产品或产品系列做有组织、有深度、可持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是行政壁垒约束依然存在。现有供给模式下,原料供给和产品生产皆受限于行政区划,未完全实现跨区域整体推广、共同受益的局面。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端—政府引导端—院校研发端”协作不够紧密,创新成果未完全及时向市场端流动转化,难以孕育有影响力与经济实力的企业。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大食物资源挖掘评价体系

一是注重食物资源的挖掘。要注重传统食物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对其贮藏特性、加工适应性、营养组成等开展再评价,为精准利用提供基础方案。加强对林草资源、畜牧水产、微生物资源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发掘和评价,拓展食物来源,丰富食物的多样性。二是注重营养需求和可食性精准评价。从营养需求出发,注重食品营养、公共卫生等学科的协同,完善基于快速精准鉴定未知营养元素、食物质构变化、感官刺激效果、体内代谢作用、安全保障因子溯源、有益物质分类分层等技术指标。

(二)构建大食物供给技术支撑体系

一是突出产品个性化。围绕“大健康”,利用高维度、跨层次、多模态的食物大数据,精准对接不同人群对食物的健康性、个性化需求,结合食物的营养、功能、生物活性稳态保持、体内有效递送、感官与品质改良提供产品设计。二是创新应用食物供给链技术。集成创新原料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实现食物供给链初加工环节减损保质。研发高效分离和富集技术、生物转化和促进技术,实现产品多样性和营养健康。研发智能设备、绿色投入品、数控体系等,提高加工效率。研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农业废弃物中找纤维素、蛋白、色素、能量、饲料等替代物。加大动物蛋白替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单细胞蛋白肉、生物培育肉、昆虫蛋白肉等。三是原料品质定向选育评价。以创制满足市场需要、适宜加工贮藏的优良种质为目的,从种源评价开始增加加工和贮藏特性筛选,引导种质繁育、栽培技术力量向加工端集中。四是构建质量评价和应用推广体系。制订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从种质筛选到精深加工、涵盖产品、生产、管理等的全链标准体系。加快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全面提升生产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三)构建大食物供给链保障机制

一是构建创新评价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以食物产品的群众满意度、市场满意度、企业营收规模为基础,增加创新产品综合营养、原料产区产业经济发展等评价指标,适当降低专利、论文在创新链评价中的比重。各级财政科技投入资金应重点向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倾斜。二是组建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打破机构壁垒,组建具有优势的大食物资源联合攻关团队和创新平台,建立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到产品推广的完整链条。三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按照因地制宜,打破行政区划局限,规划构建产业发展优势区,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张  雄  雷晓葵  龚一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朱永清  李华佳  曾晓丹  赵  楠  张盈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