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3年第3期:关于我省发展低碳农业助推碳中和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3年第3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3/2/8已阅览:2395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2023年第3期

(总第862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3年2月8日     

专家建议

关于我省发展低碳农业助推碳中和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碳汇潜力巨大。近年来农业增汇减排技术逐步落地,农业绿色生产稳步推进,农业低碳减排初见成效。但是,我省低碳农业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区域优势不明显,科技创新不足、核心驱动力需进一步挖掘、农业碳排放评价与市场交易体系亟需健全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我省低碳农业发展,建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低碳农业生产,强化科技创新,健全低碳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为我省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碳中和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我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低碳减排略有成效

2019年我省农业碳排放量为5383.67万吨,居全国第六,其中农业能源利用、农业物资投入、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碳排放量分别贡献7.88%、19.49%、22.34%和50.29%。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我省农业碳排放量略有下降,2019年较2005年降低12.51%;农业碳排放强度下降明显,2019年较2005年降低47.23%。2021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通过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推动我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安排部署。2022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计划到2025年,全省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覆盖率分别达到55%和50%。

(二)农业碳汇潜力巨大

我省土壤有机碳具有较高的本底值,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为17.52克/千克,居全国第九位。在种植业碳汇上,我省2013—2020年累积总量为3.25亿吨,居全国第十位。在林业碳汇上,我省林地面积2488.16万公顷,森林面积1945.84万公顷,据测算,2020年全省林地碳总量30.15亿吨,且每年将以7000余万吨的速度增长。此外,我省天然草地面积968.78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37.96%,固碳潜力尚待挖掘。

(三)科技点亮农业绿色低碳生产

在各级政府、部门有力推动下,稻田甲烷减排、保护性耕作固碳、秸秆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沼气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低碳种质资源挖掘与培育等绿色增汇减排技术在全省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四川省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指出,截至2021年,全省共计布局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40万亩、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区240万亩、62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在16个县(市、区)实施地膜回收行动,绿色食品有效用标企业达792家,绿色农产品涵盖了粮油、水果、蔬菜、茶叶、酒类、肉类、禽蛋等大宗农产品范畴。绿色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新模式,内江市资中县、巴中市南江县和成都市崇州市先行先试绿色低碳农业技术成效显著,入选“2021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二、我省低碳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地区低碳农业发展不均衡,区域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一是平原区重点区域地位还未显现成都平原低碳农业发展在我省处于优势地位,已呈现生态经济效益由不均衡到接近均衡的发展进程。但由于低碳农业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仍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管理人员对低碳农业认识不足和城市居民购买绿色产品意愿不强等问题。二是丘陵区低碳农业难点突出我省丘陵区低碳农业发展受地势条件限制,土地小、碎、散的特点决定了其难以推广以大型农用机械装备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2022年,平昌县120户农户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方式相对单一,主要用于直接还田,少量用于肥料化和饲料化使用;不同农作物类型的还田量占总秸秆收集量的比例差异较大,其中花生、油菜、小麦、中稻和一季晚稻等普遍高于50%,而甘薯秸秆还田比例少于10%。三是高原区低碳农业发展存在诸多痛点。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但高原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社会资金对农业倾斜度低,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能适应低碳农业发展需要。同时,高原地区地貌类型丰富,是气候变化中敏感脆弱区域,低碳农业发展还有待结合地区特点进行整体规划和细节优化。

(二)科技创新不足,核心驱动力需进一步挖掘

一是低碳农业技支撑不足由于发展年限短、基础薄,并未形成适应我省省情的系统化理论成果。同时,低碳农业的相关研究机构往往是单兵作战,未建立跨单位、多学科交叉融合联合攻关的农业“双碳”科技攻关联盟。二是低碳农业技术还没有得到有力推广。我省在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节水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秸秆还田、免耕栽培和绿色防控等方面均有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示范推广工作,但是这些技术未能较好地与低碳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完整系统的技术体系亟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是农业生产者对低碳农业的科技需求动力有待提高低碳农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转变农业生产者的价值观念,我省多数农业生产者对发展低碳农业的意识相对滞后,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认识不足,主动践行低碳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不高。

(三)体制机制不健全,农业碳排放评价与市场交易体系亟需完善

一是低碳农业发展关注度不够高目前我省已针对工业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和低碳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但对农业低碳的关注远远不够,地方政府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引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同时,农业低碳发展在财政补贴、金融信贷等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农业碳排放评价体系不健全。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碳排放评价体系对推进我省农业低碳转型意义重大,但现有农业碳排放监测方法在推广性和时空异质性上仍有欠缺,绿色农业和低碳农产品地方标准尚未建立,影响了各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进。三是农业碳交易市场有待构建。发展低碳农业离不开完善的碳市场及其体制机制,碳交易市场是低碳农业经济化的重要平台。目前我省CDM(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及试点项目主要聚焦于林草行业,农业碳交易市场平台和碳交易机制尚未建立。

三、我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创亮点”——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

一是解决平原区重点问题。积极优化成都平原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平原低碳农业发展的区域优势。适当向种植业和林业等低碳排放行业倾斜,积极拓展农林牧渔副相关服务业,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减碳“双丰收”。发挥文化引导作用,让处在生产端的农民和消费端的购买者形成低碳价值观和消费偏好。二是突破丘陵区农业点。利用丘陵区地势高低不同的特点,发展能体现空间多层次产业结构的立体农业和绿色低碳农业,促进农林牧渔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根据丘区地形田块分布等实际,开展丘区小碎田块宜机化改造,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三是攻克高原区发展点。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高原地区低碳农业的鼓励政策,对低碳农业项目给予贴息和税收优惠,发挥市场力量带动当地农业节能减排发展。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低碳农业生产体系,在牧区、农区和林区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低碳畜牧业、农业和林草业。

(二)“强支撑”——科技创新推动低碳农业有序发展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科短板。遥感技术是农业碳足迹监测重要手段,建立农业碳中和科技创新平台,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联合省内相关科研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助力我省低碳农业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二是助推科技落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大省财政科技投入,大力开展农业低碳生产、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综合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低碳农业技术,建立综合、系统、规范、标准的低碳农业体系,促进低碳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智慧生态农业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把控,打造现代农业数字低碳产业链。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科技需求。加强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示范、科技专栏、科普培训等方式,广泛宣传发展低碳农业的现实意义和技术路径。推动制定低碳农业标准化方案,打造有地区特色的绿色低碳农产品品牌,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品牌建设,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收。

(三)“拓新路”——健全低碳农业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加快开发建设低碳农业项目。推进我省“零碳村”和“零碳农业园区”建设,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乡镇、大型种养企业等进行试点示范。加强政府财政资金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新型财政补贴体系,拓宽政府低碳农产品采购渠道。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对低碳农业投资项目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要求等方面给予优惠,放宽个人对低碳农业项目贷款的条件。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相应金融产品,建立“碳基金”开展担保融资和项目投资等。二是完善农业碳排放评价体系。研究建立具有我省农业发展特点的农业碳排放核算认证体系,明确农业碳源量与碳汇量的计量标准,健全农业碳排放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推进低碳农产品评价认证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低碳农产品给予低碳认证和价格补贴。三是构建农业碳排放交易平台。加快构建碳排放交易平台进程,降低交易成本,使农业碳排放配额可以在交易平台上公开出售。支持条件成熟地区明确碳排放控制目标,科学合理分配排放权,加快完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运行机制。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农业研究所

        杨雪青  黄  平  魏  鹏  付成平

王  思  李宗南  董秀春  李源洪

                             平昌县农业农村局  李廷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