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3年第8期:关于推进四川韭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3年第8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3/3/14已阅览:2430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2023年第8期

(总第867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3年3月13日        

专家建议

关于推进四川韭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摘要:韭菜为我省特色优势蔬菜,具有种植历史悠久、品质独特、脆嫩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老百姓喜爱。目前,我省韭菜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种植、初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但韭菜产业也面临劳动力成本高、精深加工不足、土壤重茬严重等问题。为抓实抓好菜篮子工程,进一步提升韭菜产量和质量,促进我省韭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我院专家从生产标准化机械化、强化加工体系和完善销售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四川韭菜产业发展现状

四川盆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适宜韭菜生长,在露地即可实现周年生产,且生产韭黄鲜香脆嫩、品质优良。目前,四川韭菜常年栽培面积占蔬菜田总面积的5%~6%,产值10亿元以上,拥有唐元韭黄、新津韭黄和昭化韭黄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初步形成了营销大户牵头,种植户参与,合作社成员分级管理的组织化运行模式;构建了韭黄品牌营销网络,开拓了省内外、港澳市场,以及欧盟、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培育出韭菜籽酒、韭菜面条等加工产品。韭黄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拳头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四川韭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壤重茬严重,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加剧

韭菜一经定植,可连续收获4~5年,复种指数高,品种单一,土壤出现养分不平衡、有机质缺乏、土壤酸化等问题。在正常管理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长状况变差的现象。韭菜病虫害种类多,危害较重,常见病害15余种,害虫15余种,土壤连作障碍使得病虫害频发,影响了韭菜产量,也使得韭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加剧。

(二)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高

韭菜生产除整地和起垄为机械化操作外,其余农事环节均为人工操作。韭黄生产一直沿袭传统模式,深沟开厢,培土3次,生产周期8~12个月,一年收割1茬或两年收割3茬,机械化程度低,农机农艺融合度低,用工量多,劳动力成本高,特别是培土、覆膜遮荫、干撕及清洗环节,每亩投入人工成本达到5000元以上,加上农资和土地租金等成本,每茬韭黄生产成本可达9000元/亩以上。

三)受市场冲击,产业明显萎缩

受“云南韭黄”冲击,近年我省本地韭黄销售价格大幅下跌,韭黄产业面临着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市场冲击的双重挤压,韭黄种植效益显著下降,生产者改种其它蔬菜或苗木,韭黄种植面积减少,产业明显萎缩。“云南韭黄”是平厢密植栽培,不培土,或浅沟密植栽培,浅培土,生产周期4~5个月,一年收割2~3茬,用工量少,投入成本低,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云南韭黄”按品质进行分级分类包装,两端切割整齐,外观商品性好。相比而言,我省本地韭黄加工粗糙、长短粗细不一、商品性差。

四)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长

我省韭菜产业冷链物流水平较低,总体规模较小,无预处理设施,贮运能力不足,导致韭菜、韭黄和韭苔储藏保鲜时间短,影响产品货架期。韭菜产业深加工能力弱,品牌建设力度不够,电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产品分级不够细化,市场针对性不强,营销中无品牌意识,不利于品牌溢价。区域产品归属不同经营主体,各自为政,产业链不长,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弱,产品附加值没有被充分挖掘。

三、做优做强四川韭菜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土壤修复改造,提耕地质量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基地排洪抗洪能力基础上,针对韭菜产量低、品质差、连作障碍严重的田块,可选用棉隆或氰氨化钙等消毒剂进行土壤消毒,快速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杂草、土传病毒及地下害虫。轻微连作障碍的韭菜田块,可选用土壤调理剂进行调理。在韭菜生产中减少化肥施用比例,控氮、稳钾,补充中微量元素,增加有机肥和菌肥的施用量,抑制土壤酸化,减少重茬病虫发生为害,恢复并维持土壤健康的生态活力,提升耕地质量,促进韭菜可持续生产。

二)持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常规模式下韭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现状,研发韭菜移栽机、培土机、收割机、清洗机等配套机械。开展适应机械化移栽、培土、施肥、施药、收割的韭菜生产农艺农机配套新技术研究,实现全程机械化和传统生产模式升级。另一方面,改变现行深沟高厢多次培土的高成本生产技术模式,开展韭菜平厢或韭菜浅沟、浅培土种植新模式及高效节本栽培技术研发,筛选出年收割2~3茬韭黄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三)完善采后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技术,提高附加值

在生产基地集中的地方,建设1~2个韭黄采后商品化处理场地,配套设备设施,包括机械化清洗房、烘干房、冷藏库等,改善冷库运行条件,减少贮运损耗。重视韭菜采后加工处理与商品包装,提升商品外观质量。研发韭黄和韭苔采后冷链贮运保鲜技术,降低采后腐损率,延长韭黄和韭苔采后冷藏保鲜期,为冷链运输销售提供条件。发展精深加工,由单一的生鲜农产品销售,向各种食品、饮品、药用品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

建立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初加工、产品分级、产品包装、冷链仓储、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等全程标准体系,严格落实韭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实现韭菜产业全程有标准可依。注重韭菜生产经营者的自律能力建设,开展高素质农民技术培训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推广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技术,提升科学种植水平。加强韭菜产地市场准入体系建设和韭菜产业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做到产品源头可溯、流向可查、市场可监管,切实降低质量安全风险,有力保障产品品质。

(五)拓展营销渠道打造四川韭黄”品牌

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生产绿色、有机韭菜,做优产品质量。维护好批发市场、终端直销等现有营销渠道,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韭菜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深化互联网+产业营销渠道,强化与知名电商、商超、出口供应机构的合作,增加电子商务销售份额。借力“一带一路”、港澳特供、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区域农产品商贸流通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产品出口份额。在做好营销战略规划和品牌策划基础上,加大产品推介力度,优化“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产品基地”的品牌建设模式,以渠道多元化、销路多样化达到品牌溢价,提升品牌竞争力和效益,扩大“四川韭黄”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菜区变景区、菜园变公园、菜品变礼品”为发展思路,将田园景观、韭黄基地、观光绿道、生态湿地等资源有机串联,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道路。以文创农业为理念,将韭菜文化、生态旅游、特色美食、文创民宿等有机融合,打造特色文创产品;将“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农产品营销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农耕体验及“互联网+”“生态+”“文化+”等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多模式跨界融合发展,充分挖掘韭菜外部增收潜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陈德西  何忠全  张  鸿  向运佳

                                                  郫都区农业农村与林业局  

                                                  骆永亮  干雪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