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动态》2023年第17期:川渝联合培育首个水产新品种长吻鮠“川江1号”
来源:《农业科技动态》2023年第17期发布单位:院信息农经所 发布时间:2023/5/19已阅览:2667次 分享到:

 

农 业 科 技 动 态

 

2023年第17期

(总第876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3年5月18日                

简  报

川渝联合培育首个水产新品种长吻鮠“川江1号”  

摘要:2023年3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主持,西南大学等单位参与,联合培育的长吻鮠“川江1号”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审查。长吻鮠“川江1号”是川渝地区联合攻关、自主培育的首个通过国审的水产新品种。“川江1号”的选育成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培育背景

长吻鮠俗称江团、肥沱、鮰鱼,是我国长江水系中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主要通江湖泊,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2021年全国长吻鮠养殖产量22236吨,我省产量11153吨,占比50%以上,且我省苗种供应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0%。长吻鮠养殖周期长,通常需要2~3年才可达上市规格(500g以上)。当前长吻鮠种质混杂,多代养殖、近亲繁殖情况严重,导致养殖群体种质退化,子代品质下降,许多长吻鮠在2龄鱼越冬前还达不到上市规格。此外,冬季鱼类生长缓慢,大量养殖2龄鱼延长了饲养周期,使资金积压,加之2龄鱼的越冬成活率低,风险增加。因此,培育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品种可以加快长吻鮠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降低2龄鱼越冬风险,增加养殖收益。

二、长吻鮠“川江1号”选育进展

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率先攻克了野生长吻鮠驯养和人工繁殖技术,为长吻鮠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1995年开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从宜宾、泸州等江段收集野生长吻鮠亲本,构建了选育的基础群体。1998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四川省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利用中心(四川省长吻鮠原种场)、西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围绕长吻鮠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基因组测序、品种种质测试、生产性能、遗传学特性、养殖技术、营养与疾病等内容进行联合科技攻关。“川江1号”经过连续4个世代的选育,生长性能和遗传特征稳定。2018至2021年间,“川江1号”在四川省、重庆市、江苏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了生产性对比试验,相同养殖条件下“川江1号”在生长速度和规格整齐度上具有明显优势。

2022年6月,“川江1号”通过了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水产新品种初步审查。2023年3月,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在现场测定、审阅申报材料和育种核心档案、质询和答疑后,一致同意“川江1号”通过水产新品种现场审查。同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2023年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名单,“川江1号”成功入选且为全省唯一的水产类主导品种。“川江1号”是川渝地区联合攻关自主培育的第一个通过国审的水产新品种,新品种的选育成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优势及市场前景

(一)生长速度快,成本低,风险小

通过近年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养殖对比试验,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川江1号”同未选育长吻鮠相比,生长速度提高25.04%~27.81%,体重变异系数降低35.17%~45.04%,“川江1号”具有生长速度更快、规格整齐度更高的优势。通常未经选育的长吻鮠需养殖至2冬龄阶段才能达上市规格,而“川江1号”养殖至2龄鱼阶段即可达上市规格,缩短商品鱼上市周期,大大降低越冬成本和风险。

(二)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

“川江1号”单位面积养殖产量更高,平均亩产约1500~2000kg,亩增产约300~400kg,养殖户每亩增收约1500~2000元,养殖生产效益显著。“川江1号”还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的特点,其肌肉中粗蛋白含量约为16.28%,含有8种饱和脂肪酸、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7种必需氨基酸和4种呈味氨基酸。“川江1号”深受川渝地区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周  剑  张  露  杜  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