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院园艺所樱桃草莓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3年影响因子/JCR分区:7.0/Q1,中科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TOP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tegrative transcriptomic and HS-SPME-GC-MS analysis reveal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altitude ecotypes on pulp aroma components and volatile metabolites in strawberry hybrid F1 and its par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讨了不同海拔对草莓杂种F1(蜀星)及其亲本果肉香气成分和挥发性代谢物的影响,并对关键候选基因进行了挖掘。
该研究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种植草莓的果实硬度、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以及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在低海拔地区种植的草莓(图1)。此外,分别在两个不同海拔种植的杂交F1的果实硬度、单果重以及VC含量均显著高于双亲(图1)。GC-MS研究结果表明,“紫苏醇”是影响低海拔地区草莓果肉香气的关键因子;而在高海拔地区,草莓果肉香气的主要调节因子为“紫苏醇、芳樟醇、α-法尼烯和E-2-己烯苯甲酸酯”(图4)。值得注意的是,己酸和紫苏醇被鉴定为调节草莓果肉香气的生物标志物。随后,通过RNA-seq与GC-MS联合分析,鉴定出3个调控草莓果肉香气的关键候选基因,上述研究结果为培育品质和风味俱佳的新型草莓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图8)。
院园艺所何如钰博士、陈丽娟硕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洪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四川省‘十四五’果树育种攻关:突破性果树育种材料和方法创新及新品种选育(2021YFYZ0023-09)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res.2025.115952
(院园艺所 陈丽娟、何如钰撰稿;李洪雯校对;谢红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