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 陈选斌
14日,四川省农业产研一体化科技支撑推进会暨第三届“天府菜油”院士专家大讲堂在成都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召开。会议以“聚焦高水平农业科技供给支撑高质量粮油产业发展”为主题,汇聚院士专家、粮油企业代表、涉农企业代表等,共谋科技支撑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会上发布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精准对接品种技术服务促进建圈强链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科院所组织相关人员,下沉村社及种养殖农户,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链条上的堵点、卡点,以及老百姓提出的品种需求和技术需求,逐一梳理形成技术服务任务清单,归总研究提出技术服务路径。通过“一对一、手把手”技术指导、坝坝会培训等形式,重点解决品种需求、生物育种技术应用等难题。对于复杂技术问题,将由包含国家科技特派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等组成的跨层级团队协同攻关。相关部门还将动态优化技术团队配置,确保服务覆盖半径与农事需求匹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该院以科技创新转化双轮驱动,推动产研深度融合,在种质资源创制、关键技术突破、种业平台建设及成果转化应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全院育成的农业主导品种占全省48%;创制的主推技术占全省61%;牵头建设的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全面启动运行,目前已保存粮油作物种质资源2.6万余份;尤其在产研融合方面,全院科技成果转化率稳定在80%以上。
围绕四川农业产研精准对接与协同推进,以科技支撑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加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牟锦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攻克粮油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瓶颈;二是深化产研精准对接,构建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产研融合提供智力保障。
在“天府菜油”院士专家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作《BT+EB拱卫国家油料供给安全》主题学术报告,强调通过生物技术(BT)与生态育种(EB)结合提升油料自给率。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作《我国农田长期试验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报告,系统阐释土壤改良与种植制度优化对农业产能提升的实践路径。现场同步举办2025年春季粮油作物田间技术培训,并启动“科技成果云端荐”线上推广活动,推动多项新技术精准对接农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