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科 技 动 态
防灾减灾专刊第23期
2025年第11期(总第949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5年4月9日
专家建议
关于近期极端天气下猕猴桃田间管理的建议
摘要:四川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是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生产基地,产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近期,我省正遭遇冷热交替频繁、昼夜温差大、大风雨雪等极端天气,对猕猴桃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指导广大种植户科学应对,保障果园稳定生产,我院专家提出田间管理建议,以期最大限度降低极端天气造成的危害。
我省自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已达75万亩,其中“红阳”品种占比约70%。“红阳”品种的口感、外观、营养价值均表现优异,市场前景巨大,但对病虫害抗性较差。当前猕猴桃正处于萌芽期,对低温、大风等极端天气较为敏感,易造成树体冻害、枝条折断、花芽受损等问题,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一、预防措施
一是加固棚架与固定枝蔓。检查加固棚架支柱、拉线,防止大风掀翻架面;对主蔓和结果母枝绑缚固定,减少枝条摆动造成摩擦损伤;修剪过密枝、弱枝,降低风阻,集中养分增强树体抗逆性。二是做好树体防寒保护。在树干基部培土20~30厘米,保护根颈;用草绳、无纺布或废旧棉布包裹主干及主枝,减少低温直接侵袭;树盘覆盖秸秆、草帘或地膜,厚度10~15厘米,提高地温,幼树可全株覆盖防寒布;寒潮来临前3~5天,全园灌水增加果园热容量,减少果园降温幅度;降温当晚,熏烟增温,减少土壤热量辐射,提高气温,防止霜冻。三是做好喷施诱抗剂。低温前2~3天,喷施氨基寡糖素、海藻素或芸苔素内酯,增强细胞抗冻能力。四是暂停田间作业。避免大风期间修剪、施肥等操作,防止树体伤口加剧冻害。五是做好设施防护。避雨栽培果园需检查大棚膜、压膜带,及时修补破损,防止冷空气侵入。
二、恢复管理
一是修剪枝条。寒潮过后检查枝条受损情况,剪除折断枝、冻伤枝至健康部位,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伤口涂抹愈合剂和杀菌剂促进愈合,减少病菌侵入;疏除失去活力的芽,促使潜伏芽萌发。二是补充水肥。气温回升后,适量灌水,结合浅耕松土追施速效氮肥+腐殖酸肥,喷施0.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补充树体营养,使树体逐渐恢复。三是管理花芽。若花芽受冻严重,疏除部分弱花,减少负载,花期增施硼肥,提高坐果率。
三、病虫害防治
枝干和花芽受损后,极易感染溃疡病和花腐病,枝蔓易受蚧壳虫危害,幼嫩叶片易受斜纹夜蛾危害。一是溃疡病防治。气温回升后,全园喷药防控,对主干、枝蔓、新梢、花蕾、嫩叶等全面施药2~3次,重点处理伤口和主干。主干使用药剂原液喷淋,枝干稀释10倍喷淋,其余部位按推荐浓度施用。药剂可选择40%噻唑锌·春雷霉素、1.5%噻霉酮、0.15%四霉素,注意轮换用药。二是花腐病防治。首先区分细菌性花腐病和真菌性花腐病。细菌性花腐病,花蕾染病后,花蕾枯萎不能张开,变褐枯死,花冠变褐呈水腐状,潮湿时分泌乳白色菌脓;防治方法参照溃疡病。真菌性花腐病,花受侵染后,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褐腐烂,表面形成大量灰色霉层;在盛花末期施药,每隔7~10天喷施1次。药剂可选择50%异菌脲、50%氟啶胺、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注意轮换用药。三是蚧壳虫防治。首先需剪除受害重的衰弱枝,对于发生轻的枝蔓可用硬毛刷去掉枝干上的虫体;药剂防治在初孵若虫发生盛期用25%噻嗪酮、22.4%螺虫乙酯、18%吡虫·噻嗪酮等喷雾防治。四是斜纹夜蛾防治。摘除卵块和捕杀幼虫,采用杀虫灯(波段395纳米)或糖醋液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应控制在卵孵高峰至二龄幼虫分散前,用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苦皮藤素、20%氯虫苯甲酰胺等兑水喷雾。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朱宇航 胡容平 陈庆华 范中菡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 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