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科 技 动 态
2025年第20期
(总第958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025年6月10日
专家建议
关于应对当前水稻移栽推迟的技术措施
摘要:我省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800万亩以上,其中麦(油)茬口水稻种植占比57%~61%。今年2—3月平均温度和日照时数较往年同期下降,小麦和油菜成熟期推迟,导致接茬水稻移栽期推迟10~15天,可能引起水稻产量大幅下降。当前正值麦(油)茬口插秧期,为确保水稻高产稳产,提出科学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
今年2—3月平均温度较往年同期下降0.6~0.9℃,日照时数减少13%~34%,小麦和油菜成熟期较往年推迟,直接导致接茬水稻移栽时间推迟10~15天。移栽期推迟导致水稻有效分蘖期和全生育期缩短,对水稻分蘖数、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造成不利影响,将引起产量急剧下降。现提出应对措施,弥补移栽期推迟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控苗并抢时栽插,促衔接
一是强化管理,控制苗高。今年麦(油)-稻两熟区接茬水稻移栽较往年推迟,造成大部分秧苗超过适龄移栽期30天左右。对于长势旺、株高偏高的秧苗,需加强水分管理,促进根系生长,控制株高。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将秧苗株高控制在适宜的机插范围。二是加紧整田,抢插秧苗。当前大部分小麦、油菜均已收割,水源条件好的田块,抢时灌水泡田、整地,加快机插进程。暂时无法灌水泡田的,采用拖拉机干旋整地,将小麦和油菜秸秆快速还田,待灌水后立即使用拖拉机旋耕整田,缩短整地时间,抢占插秧时节,缩短秧苗返青期。
二、增穴增苗高效施氮,促稳产
一是增穴增苗,足穗高产。移栽前2~3天在秧田亩施尿素3~5千克,喷施长效农药防治螟虫和稻飞虱,带肥带药移栽。移栽时适当增加栽插密度和每穴栽插苗数,保证每亩1.2万穴以上,每穴3~5苗,每亩基本苗保持在5万~6万以上。二是重底早追,促进分蘖。增加基肥施用量,尤其是氮肥用量,早施或增施分蘖氮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提高低位分蘖数量和成穗率。三是巧施穗肥,促进大穗形成。水稻生长中后期,叶色浅、长势弱、群体偏小的田块,在幼穗分化二期或三期施用穗肥,亩施尿素6~8千克,促进颖花分化和大穗形成。叶色浓绿、群体偏大的田块,少施或不施氮肥,增加钾肥用量,增强稻株抗倒伏能力。
三、精准管水科学防控,促丰产
一是精准管水,促进高产。稻田水分管理遵循“薄水移栽、寸水返青、浅水分蘖、深水抽穗、干湿交替”原则。即机械移栽后晾田3~5天,促进秧苗扎根立苗;分蘖期保持浅水层,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有效穗的85%时,排水搁田,达到“稻田不陷脚、田间无裂缝”的效果;孕穗期保持浅水,抽穗期深水灌溉;齐穗后坚持干湿交替灌溉,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根系活力,促进籽粒灌浆;收获前1周排水晒田,确保机器下田收割。二是科学防控,减损增效。密切关注当地植保部门对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测报,严格落实分蘖期、破口期等关键节点的防控工作。分蘖期主防二化螟、卷叶螟等,破口期主防穗期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三化螟、卷叶螟、稻飞虱等。各地要做到精准施药,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全力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安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德阳分院)
蒋 鹏 蒋开锋 曾正明 杨 莉 张 林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农经所 编 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