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应对7月阴雨天气对水稻生长不利影响的生产建议
发布单位:院水稻高粱所 发布时间:2025/7/1已阅览:402次 分享到:

一、四川水稻主产区7月天气概况

据7月份天气预报,全省及相邻的重庆市均以阴雨天气为主,阴雨天气26~29天,日最低温度18℃~24℃,日最高温度30℃~37℃。其中川南和川中北≥35℃的天数仅2~7天,其余地区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下。与常年比较,降雨日数明显增多。虽然极端高温日数明显减少,但仍然对水稻生产极为不利,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阴雨天气对水稻生产的不利影响

全省水稻生态条件复杂,目前水稻生长阶段各异。川南再生稻区目前大部分稻田处于孕穗至抽穗期,川西平原麦(油)——稻两熟地区处于最高苗期或拔节期,川中北丘陵复合种植稻区,受干旱影响严重的迟播迟栽田处于分蘖盛期、(油)茬水稻两熟制田为幼穗分化期、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为孕穗期。因此,7月阴雨天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因地而异。阴雨天气因日照时数少、光辐射强度弱,加之长时间降雨,田间相对湿度大,将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病虫危害加重,根系活力下降。处于拔节生长期以前的稻株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处于幼穗分化期的穗粒数减少,抽穗期雨水灌苞结实率下降,灌浆期光合物质转运率低,植株倒伏风险增加,最终产量显著下降。

三、应对阴雨天气的水稻田间管理措施

一是晚播迟栽正处于分蘖盛或最高苗期并有一定水源保障的稻田,应及时排水维持土壤通透性,若阴雨短日暂停,采取浅水与露田相结合的水分管理方式,以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成穗率。其中最高苗期每亩苗数达26万以上的田块,后期面临倒伏的风险较大,选择晴天稻株无露水时每亩用含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20 kg 叶面喷雾,有利于控制倒伏与高产稳产。

二是处于幼穗分化期的两季田地区,田间保持浅水层以防生育后期天气转晴造成田间干旱抑制幼穗分化而减少穗粒数,前期施氮不足的田块于抽穗前15~18天,每亩施尿素3-5 kg 作为保花肥,并于孕穗期亩用井岗霉素2包兑水50公斤防治纹枯病,结合防治第二代螟虫施药1次。

三是处于孕穗期或抽穗期的再生稻区,在灌浆期连续阴雨天气影响下,头季稻产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较多剩余的光合物质又为再生稻高产奠定了基础。因此更应加强对再生季的栽培管理,即在防治好纹枯病、第二代螟虫等病虫害基础上,及时亩施尿素15~20 kg 作为粒芽肥,促进头季稻籽粒灌浆结实和减少再生稻芽死亡率,以实现再生稻有足够多的有效穗数而高产,并在头季稻收割前15天排水晒田,以利头季机收减少对稻桩的碾压率,留稻桩高度35-40 cm 为宜。

(院水稻高粱所 徐富贤 撰稿;谢俊彬 校对;魏鹏、王洪明 审核)